人类历史长河里,有时不经意间的发现,就成就了伟大的发明。
1.可口可乐:搞错配方的头痛药水
在100多年前,可口可乐刚被发明的时候,只是一种提神、解乏、治头痛的糖浆,是以美国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出售的头痛药为原型而产生的。加入苏打水,就变成了一款可口的碳酸饮料。
这个“医治头痛”秘方至今还存放在亚特兰大银行地下保险库还加封了封印的保险柜里。
2.硝酸炸药:会爆炸的心脏病药
1847年,意大利化学家索布雷洛发明了硝化甘油,而硝化甘油最后被制造出来也并非用于军事上,而是用来医治心脏病。他发现这种粘状物能溶在酒精中,做成药剂对心脏病、心绞痛有特效,因为一次不测事故,粘性的硝酸甘油发火了,索布雷洛的手和脸都被炸得鲜血淋漓,险些断送了性命。
再后来有个年轻人通过改良硝酸甘油炸药获得了相关的专利,并因而而成为亿万富翁,他就是诺贝尔。
3.伟哥:让男人重振雄风的心脏药
, 伟哥的传奇都不陌生,作为一种用于医治心脏病的药,它在心绞痛的试用患者身上没有什么明显的疗效,然而让医生们困惑的是,虽然该药作用不大,男患者们却拒绝放弃这种药,甚至还向医生索要更多的药片。
4.糖精:忘记洗手的实验品
1879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化学家康斯坦汀·法尔伯格在实验室工作一天没有洗手就匆匆回了家。法尔伯格发现,他当晚吃下的食品都带着甜味,可食品中根本没放糖。最初法尔伯格发现,实验室中一定有一种奇怪的特别甜的物质。在实验室发现了这种比蔗糖要甜500倍的白色的晶体——“糖精”。
5.便利贴:“失败”之后的发明
1968年,美国发明家西尔弗试图发明一种能够速干的超级强力胶,不过他发明出来的是一种仿佛永远都不会干,且黏附力很弱的胶水。失望之余,西尔弗将这种胶水涂在了一张书签的背面,并夹在了一本教堂圣歌书中,由于黏附力不很牢靠,这张书签经常会从书中掉落下来。
1974年,西尔弗的同事弗莱灵机一动,根据这种失败的强力胶发明出一种可以反复使用的压敏型胶粘剂,这种胶“有点黏又不会太黏,可以贴在纸条上,又可以反复撕贴,而且不会破坏那张纸”,便利贴应运而生。
6.思高洁防污剂:偶然被擦亮的鞋子
在1953年,3M公司的谢尔曼被分配到一个研究不会被飞行油料腐蚀的橡胶材料的项目。当谢尔曼做实验时,一名助手不小心把混合液洒到了她的鞋子上。但她那又油又脏的鞋上有一处保持了干净光亮。她一步一步的倒推出了抵抗污迹的物质,这种物质现在被称为思高洁防污剂。
7.火柴:偶然擦着火的木棍
1827年,英国人约翰·沃克正在集中精力试制一种猎枪上用的发火药。方法是把金属锑和钾碱混合在一起,然后用一根棍搅拌。这样,棍的一端便粘上了金属锑和钾碱的混合物。后来,他想把粘在木棍上的混合物在地上磨掉,以便再利用这根棍来搅拌新配的混合物。然而,合理他把木棍在地上用力摩擦时,突然“噗”的一声冒出了火苗,木棍燃烧起来了。这个发现使沃克非常高兴。
他想:如果能利用本人发现的办法制造引火物,那对人们取火将是多么方便啊!于是,他开始参照本人发现的办法研制火柴了。1827年4月7日,约翰·沃克制造的第一盒火柴出售了。他的火柴84根为一盒,售价一先令。火柴盒的一端贴有一小片砂纸,把火柴头夹在砂纸两头,向外一拉,火柴便点燃了。从此,火柴便在全世界得到了普及。
8、雨衣:淋不湿的橡胶
在英国苏格兰的一家橡胶工厂里,有一个名叫麦金杜斯的工人.1823年的一天,麦金杜斯在工作时,不小心把橡胶溶液滴到了衣服上.他发现后,赶紧用手去擦,谁知这橡胶液却好像渗入了衣服里,不但没有擦掉,反而涂成了一片.可是,麦金杜斯是个穷苦的工人,他舍不得丢弃这件衣服,所以仍旧穿着它上下班. 不久,麦金杜斯发现:这件衣服上涂了橡胶的地方,好像涂了一层防水胶,虽然样子难看,却不透水.他灵机一动,索性将整件衣服都涂上橡胶,结果就制成了一件能挡雨水的衣服.有了这件新式衣服后,麦金杜斯再也不愁老天下雨了.这件新奇的事儿很快就传开了,工厂里的同事们晓得后,也纷纷效仿麦金杜斯的做法,制成了能防水的胶布雨衣。
9.玻璃:搭灶烧化的沙子
3000年前的一天,有一艘腓尼基人的大商船来到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河口,船上装了许多天然苏打的晶体。当大船走到离河口不远的一片美丽的沙洲时便搁浅了。半夜时分,被困在船上的腓尼基人决定在沙洲上埋锅造饭。可是沙洲上四处是软软的细沙,竟找不到可以支锅的石块。有人突然想起船上装的天然结晶苏打,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搬来几十块垒起锅灶,然后架起木柴燃了起来。
饭很快做好了。当他们吃完饭收拾餐具预备回船时,突然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只见锅下沙子上有种东西晶莹发光,十分可爱。大家都不晓得这是什么东西,以为发现了宝贝,就把他珍藏了起来。其实,这是在烧火做饭时,支着锅的苏打块在高温下和地上的石英砂发生了化学反应,从此玻璃就诞生了。聪明的腓尼基人不测地发现这个秘密后,很快就学会了玻璃的制造方法。这些好看的珠子很快就遭到外国人的欢迎,一些有钱人甚至用黄金和珠宝来兑换,腓尼基人由此发了大财。
10.微波炉:这是一个吃货的发现
1946年一个最普通的夜晚,美国工程师斯潘塞正在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加班,他试图发明一个可以用在雷达设备上的更腻害的微波发射磁控管,当他站在一个测试模型前面实验时,他惊奇的发现本人口袋中发出了咝咝的异样声音,深信没有鬼怪的他开始检查口袋,结果发现口袋中的一根巧克力棒竟然融化了。斯潘塞表示不服,作为一个吃货怎样允许本人的巧克力被融化,于是,他又将一包玉米粒摆到了测试模型上,结果玉米很快被烤成了爆米花,炸得满屋子乱蹦。斯潘塞意识立即意识到可能是磁控管的微波辐射让巧克力化了、让玉米粒爆了,喜大普奔,所以,世界上第一台微波炉就这样诞生了。

11.火药:这炼的可能是个假的长生不老药
火药其实最后是用作炼丹,晋代的炼丹家葛洪在炼着炼着的时候,突然丹就又爆又燃了,后来唐代的炼丹家承继并发展了前人的炼丹事业,技术改良采用一种伏火的方法,进行改变硝石和硫磺药物特性的试验,来炼制所需要的丹药。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有一个名叫清虚子的炼丹家,他采用一种“伏火矾法”,对硝石和硫磺进行伏火试验,为了避免火灾,他很聪明的用四五层湿纸封住罐口,上面再用砖土压实。清虚子从伏火的全过程看,发现三种混合物是在缺氧的罐中燃烧的,而且烟焰上冲力很大。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能着火自燃的药料称作火药。清虚子采用的“伏火矾法”,被记录在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的《太上圣祖金丹秘诀》中。不过炼丹家为求长生不老而发明的火药,经过100多年的改进,在北宋被改造后用于军事作战。
12.望远镜:小屁孩手里的镜片
1608年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两个小屁孩儿在一个名叫汉斯·李波尔土豪开的商店门前玩几片透镜,他们通过前后两块透镜看远处教堂上的风标,两个人高兴惨了!李波尔一看这两个小屁孩儿瞎高兴什么呢?于是,“抢”过来拿起一看:我靠,远处的风标为啥被放大这么多倍?机智的李波尔跑回商店,把两块透镜装在一个筒子里,经过多次试验,望远镜诞生了!1608年他为还本人制造的望远镜申请专利,并服从当局的要求,造了一个双筒望远镜。
13.苦味酸:从染料到炸药,锤子太可怕
1771年,英国P.沃尔夫(Woulfe)合成了苦味酸。安静了多年,直到从1849年起,苦味酸才被用作染丝的黄色染料,作为第一种被使用的人造染料,苦味酸既安静又傲娇的在染坊里平平安安地过了三十多年。1871年的一天,法国一家染料作坊里有位新工人,实在太笨,打不开盛苦味酸的桶,笨人总有笨办法,新工人就找来铁锤猛力敲击铁桶,这一砸直接炸了,很多吃瓜群众被炸伤。正所谓有失必有得,这场悲剧给作坊主一个启发,所以从法国开始,苦味酸开始被大量使用于军事上黄色炸药的制造。
上一篇:情节跌宕崎岖的仙侠幻情高分小说合集,文笔入胜令人心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