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国家引导西部地区把先行试点作为改革的突破和先导,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一些西部省区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承担国家改革试点,取得积极成效。
所谓先行先试,是面对一些地方的新部署新任务时,没有现成的经验、定型的机制,只能抓住关键和要害,大胆探索、试点先行,待无效的经验做法构成后,再由点及面向各地推开。在具体实践中,应谨防把试点当“帽子”“筐子”“幌子”的情况,避免出现申请有热度、探索缺举动,什么工作都往里装、实际管用的招数并不多,以及点缀门面等现象。
先行先试,重在投石问路、开辟进取。如今,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不少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要求西部地区大胆发扬探索精神,在深水区投石问路,了解“水情”、熟悉“水性”,放开步子、敢于探索,推进改革行稳致远。比如,宁夏平罗县开展的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30年国家级试点,处理了集体土地资源无序开垦占有、低效利用、无偿使用等难题,破除了相关体制机制妨碍。
先行先试,贵在激发活力、释放红利。改革试点的成功,不只让经验得以无效转化和推广,还能推动处理有待深层次突破的“老大难”问题。这种先行探索犹如星星之火,能够带动构成巨大的改革发展红利。比如,近几年宁夏推行“四权”改革,明确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的改革路径,让沉睡的资源变为流动的资产,去年累计买卖水量5760万立方米、买卖金额3.2亿元,盘活利用闲置和批而未供的土地3.8万亩,跨省目标买卖金额5.7亿元。
实践证明,在小范围、小规模先行试点,发挥“试验田”的作用,少走弯路、避免折腾,一招多效、一举多得,是让改革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无效手段,也是深化改革的实在之举。必须坚持把增进群众福祉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闯”的魄力、“创”的勇气、“试”的担当,实现西部地区深化改革在“点”上的重点突破和“面”上的全体提升。(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许 凌)
来源:经济日报
上一篇:“非典型”村小深耕教育“试验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