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0时1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溘然长逝。
当这则消息传出时,举国震惊,大家都没办法接受这位伟人的离世,无论高楼大厦里,还是在工厂田间,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呆愣在原地,当广播里第二次播报毛主席逝世的消息时,大家早已泪流满面。
当时,地方电台副台长杨正权记述:“全国人民震惊了!八亿人民为得到本人敬爱的伟大领袖极其悲痛!”
令人悲恸的消息尚未播报完毕,地方电视台便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群众的电话,他们声泪俱下,呜咽着述说对毛主席的情感和哀思。
朱德夫人康克清听到消息痛哭不已,“大半年里,三个伟人,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去世,我们的党和国家损失实在太大了。”
是呀,伟人逝世,巨星陨落,确实是我国、是人民的严重损失,如何能叫人不悲伤难过?
一、贡献一生,创旷世伟业
毛主席,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韶山的一个农民家庭,对民间疾苦深有体会。
和平迸发后,百姓陷入水深火热,苦不堪言,他更是深刻体会到中国积贫积弱日久,落后就会挨打的真理。于是毅然决然加入革命,为着解放中国,解放人民,让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战。他一生都不曾停止忧国忧民,即便在逝世前,心里也一直记挂着唐山地震中的百姓能否得到妥善安置。
毛主席一生的丰功伟绩无数,这7大功绩尤为突出,让中国以簇新的姿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政治上:一位伟大的改革家
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把一个四分五裂、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改革为一个全新的、基本统一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这是毛主席最伟大的历史性贡献。
1840年以后,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中国人民遭到封建势力和西方列强的双重压迫。无数的仁人志士都渴望救民于水,救国于火,重振中华之雄风。
从林则徐、魏源、龚自珍,到康无为、梁启超、孙中山,他们前赴后继,为民族独立、国家崛起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最终能够给黑暗中的中国指明方向,找到正确道路,实现国家解放、民族独立的,只要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
“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还将在黑暗中摸索很长一段时间。”
2、军事上:一位伟大的军事家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在既没财力,又没工业基础的极端苛刻的条件下,白手起家,使我们的国防工业、国防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尤其是两弹一星的研发成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不只打破了美、苏大国的核讹诈与核垄断,也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振奋了国威、军威,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儿女。
“如果六十年代后我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卫星,中国就不算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就更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
正因为如此,从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世界上虽然不断发生局部和平,但我国的边防和国防不断是非常稳固的。
3、经济上:一位务实的经济学家
毛主席不断十分注重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当时的中国一边蒙受“帝国主义经济封锁”,一边蒙受“修正主义”压迫,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毛主席亲身写下了指点国民经济发展的《论十大关系》,带领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
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初步建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打下了工业建设的牢固基础。
毛主席还提出了著名的“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农业发展的八字方针,带领中国人民,把一穷二白的旧中国,一举改形成为一个“既无内债、又无外债”逐渐走向繁荣的新中国。
4、思想上:注重民主的先进思想家
毛主席历来注重,在党内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准绳,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民主作风,坚持不懈地走群众工作路线。
更重要的是,、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有
5、外交上:高瞻远瞩的外交家
鸦片和平后,我国几乎没有什么国际地位。后来又接连陷入抗日和平和内战中,导致中国积贫积弱。直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情况才开始改变。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十分注重外交阵线,对待苏联的无理要求,毛主席不骄不躁,敢于说不。在关键时辰,他利用著名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合作的大门。
毛主席积极拉进与亚非国家的关系,创立了“第三世界”理论,成为第三世界的引路人和启明星。很多第三世界领导人来华访问,想要见一见毛主席,但由于毛主席晚年身体不适,不能接见他们,有的人走的时候还哭鼻子。
第三世界国家齐心协力将中国抬进了联合国,踢走了台湾代表,恢复了中国安理会成员的资历,为第三世界国家种下了一棵伟岸高大的外交大树。
6、教育上:真知灼见的教育家
毛主席不只本人文采斐然,更注重国民教育,在国民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义务教学”。
在毛主席时期,小学学费为1.5元/学期(还包括课本费)。大学全免学费,而且师范、石油、铁路、航空、邮电等大学还给大学生发工资。这样的免费教育体系在今天已经成为千古绝唱。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文盲率高达80%以上,相当骇人,而农村文盲更是超过了95%,经过大规模扫盲运动,到1964年,有1亿多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使中国人民在知识文化上翻了身。
7、医疗上:关怀人民健康的“好大夫”
人均寿命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根本目标。
毛主席强调:“不能为金钱服务、不能为特权服务。必须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在缺衣少药的年代,坚持“送医送药下乡”,咬牙坚持国家补贴搞公费医疗和合作医疗,处理广大群众治病难的疾苦。
毛主席时期,全国人均预期寿命从40岁提高到了65岁。
毛主席南征北战,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他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一心想着“为人民服务”,带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中国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丰功伟绩,让人敬仰,这样的旷世伟人的离世,叫人悲痛欲绝。
二、举国哀恸,打造水晶棺挽留毛主席
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各界人士、各个民族,无不悲恸落泪。
著名作家叶圣陶感怀:“巨星陨落,非止我国,举世将永远追念。”
张伯驹写下挽联:“覆地翻天,纪元重开新史;空前绝后,人物且看今朝”。
大将军罗瑞卿坐着轮椅来哀悼毛主席,铁血军人也忍不住痛哭流涕,他不顾本人的病体,坚持让傅学正和罗宇搀将他扶起,给毛主席鞠了五六次躬。大寨的郭凤莲更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最初只能由友人抬出灵堂。毛主席的子女,得知父亲去世,痛彻心扉,以至于眼神空洞似失了魂的木偶。
很多跟着毛主席南征北战,共建新中国的老同志,更是哭得仿佛得到家长的孩子一般,“几十年来,不论什么危难情况和险恶环境,只需得到毛主席的指示甚至仅仅想到他,我们就有了打败一切的力量和勇气,有他在,我们就有胜利,就有希望,就有光明。现在一下得到了他,我们真像忽然都成了’孤儿’……”
各单位、各组织、各团体全都自发组织了对毛主席的悼念活动,工厂停产,学校停课,举国哀恸。留念广场上,群众自发降半旗、配黑纱,无数人肃立着,默默哀悼毛主席,甚至每天都有人因悲痛过度而晕厥。
9月18日,地方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正式的追悼会,百万群众早早就戴着黑纱、白花,沉默肃立,队伍从天安门广场、东、西长安街,不断延伸到东、西单。
本来毛主席要求,死后将遗体火葬。但中国人民都舍不得他,于是经地方讨论,一致同意将毛主席的遗体保存下来,供世人瞻仰留念。
10月8日,地方发布文件,计划用水晶棺保存毛主席遗体,安置在毛泽东留念堂,因为水晶棺能长久保存遗体不变质。可是,当时我国还没有独立制造水晶棺的能力,世界上独一拥有水晶棺制造技术的只要苏联。
但由于当时中苏关系不好,无法之下,中国不得不靠本人的力量,独立完成毛主席水晶棺的制造,此项重担被命名为“一号任务”。
任务下达后,国务院立刻成立了第九办公室,随即组织全国专家开始水晶棺的研制工作。
水晶棺的制造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的工程,地方要求:设计要庄严重方,气魄雄伟。材质上要坚固耐用,抗震功能好,耐日耗,且棺内温度要适宜保存遗体。
一口小小的水晶棺不只集合了多门学科,技术要求高,而且工期紧张,这对研制组的专家们来说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但他们却没有半句抱怨,因为他们也迫切地希望能够永远“留住”毛主席。
经过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专家组很快研制出了水晶棺和保护安装的模型,得到地方认可后,便开始进入正式制造环节。但为了确保稳妥,研制组先后制造了5个水晶棺。
由于水晶很难做成一整块的棺板,而k9玻璃和水晶外观看起来很类似,于是第一个水晶棺便采用k9玻璃作为原材料。
但制造完成后却发现,这个水晶棺能折射出好几个人来,这是绝对不行的,于是第一个样品水晶棺被淘汰了。
于是专家们又紧锣密鼓思考如何处理反射像问题,通过调整之后,身高在135cm-210cm之间的人,在瞻仰毛主席遗体时看不到反射像。为了进一步降低反射率,专家们又想到了真空镀膜的方法,第二个水晶棺将反射率从4%降低到1%。
但由于毛主席遗体长期泡在福尔马林溶液里,使得肤色有些暗黄,于是地方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希望通过水晶棺改善毛主席的面色。
于是,专家们立刻采用光学美容技术制造了第三口水晶棺,但用料是光学玻璃,无法长久保存遗体,只能当做备用。要制造真正的水晶棺,最初还是要用真正高纯度的水晶。
经过重重筛选,专家们最初选定了我国著名的水晶产地江苏东海县。
由于生产水晶棺所需水晶用量多达30多吨,东海县人民全都自发性投入到开采中,毛主席为人民奉献了一生,现在人民也希望能为毛主席多出一份力。于是在大家齐心协力下,不到2个月,就开采了35.2吨的优质水晶。
原料一送到北京,技术人员便开始夜以继日地忙碌,有的人甚至一次都没回过家。
最难熬的是烧制焊接的工程,必须顶着高温,在水晶融化的一霎时完成焊接。工人们身上的防护服都被烤得冒烟,身后需要有人不断往他们身上浇冷水才能稍微缓解一下。
为了让水晶棺呈现出最清晰的效果,女工甚至冒着面部被高温灼伤的危险,凑近了,用设备把肉眼可见的杂质和气泡逐个吸走。
在大家不畏艰难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制造出了长2米,重达95公斤,纯度高达99.9999%的棺盖,世界仅此一个!中国第一次研制水晶棺,就达到了世界工艺顶尖技术,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实力。
大家紧接着又制造了水晶棺的两侧和底部的棺板。后续的抛光、粘接,也容不得一丝马虎,而且地方要求粘接处要看不出一点痕迹,这个要求连苏联的工艺都达不到。
但经过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的上千次实验后,终于研制出了水晶棺的粘合剂。
1977年8月,两个重达2吨的水晶棺顺利完成,并通过了模仿的8级地震的考验。
1977年9月9日,毛主席留念堂举行落成仪式,地方选用了4号水晶棺来安置毛主席的遗体,而5号水晶棺则作为备用。
时至今日,在毛主席留念堂里,每当棺床两旁的照明系统打开后,不同颜色的光线打在毛主席的遗容上面,水晶棺里的毛主席的面色就会变得苍白起来,仿佛只是静静地睡着了一样。
三、世界哀痛,朝鲜停止一切文娱与体育活动
很快,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传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123个国家的政府和首脑纷纷发来了唁电和唁函,赞扬、哀悼之声如潮水般涌来。
联合国大会曾如此评价毛主席:“我们时代最英雄的人物,他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也曾在联合国全体大会上盛赞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诗人。”
因而,一得知毛主席逝世,联合国总部就以最快的速度为毛主席降半旗致哀,许多国际机构和组织都相继举行了哀悼活动。
法国和德国的马列组织,在法兰克福和慕尼黑等大城市,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留念活动,上万名游行群众高举标牌,呐喊着:“我们要化悲愤为力量,光荣永远属于毛泽东同志”,以此向毛主席致哀。
而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引路人,毛主席无疑是他们的希望和灯塔,以至于第三世界的媒体纷纷表示,“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的逝世,是整个世界的巨大损失,仿佛地球都停止了转动。”
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前,搭建了临时的毛主席留念堂,群众们排着长龙,在低回婉转的哀乐中悲伤地哭泣。
巴基斯坦政府公开强调中巴友谊,称他们将会永远支持中国。著名画家马哈茂德·巴特连夜赶制了毛主席的巨幅画像,由工人组织的哀悼游行队伍捧在最前头。
牙买加的群众更是不远万里到中国大使馆,为毛主席献花表达哀思,所有人呜咽高唱国际歌,哀悼毛主席。埃塞俄比亚甚至举行了10万人之多的大型留念游行活动。刚果不只组织了游行,为毛主席致哀,甚至决定往后每到毛主席逝世周年留念日这天,都要举办正式活动留念毛主席。
而已经被中国解救过的朝鲜,在得知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后,立刻暂停了全国所有的文娱和体育活动,并为毛主席举行了为期一周的哀悼,还在七天后举办毛主席追悼会,为毛主席默哀。
美国对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也相当注重,国务卿基辛格、副国务卿哈比卜、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前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布什、参议院民主共和两党领袖等,都纷纷前往位于华盛顿的中国驻美国联络处致哀。
基辛格对于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也表达了高度的赞扬:“我的孩子们谈到流行音乐歌手身上有一种’颤流’,我承认我本人对此浑然不觉。但是毛泽东却发出了力量、权力和意志的‘颤流’。”
就连日本首相三木武夫都忍不住赞赏:“毛主席作为世界的大政治家在历史上留下了巨大的业绩。”
毛主席的逝世,无疑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他逝世后其他国家的举动和评价,更是对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最好注解。
今天是毛主席逝世46周年,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毛主席为中国,为世界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永远不会褪色,毛主席永远都是中国人民、是无产阶级的伟人,光照千古,永垂不朽!#留念毛主席逝世46周年##历史#
上一篇:我为什么要写慰安妇这段历史?铭记历史从来不是为了延续仇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