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树中之王|楸树之美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楸树原产中国,为紫薇科梓树属高大落叶乔木,是我国较为陈旧的乡土树种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楸”之名源自《庄子·人间世》,楸树名称来自《中国名木分类》。有些地方甚至流传着“千年柏,万年杉,不如楸树一枝丫”。 楸树干形通直,冠形优美,高可达30米以上,胸径可达1米以上,楸树枝叶繁茂,花多色艳,令人宠爱,其花形若钟,白色花冠上红斑点缀,如雪似火,每至花期繁花满枝,随风摇曳,令人赏心顺眼。唐代韩愈《楸树》有诗句“看吐高花万万层”。其果细长,垂似帘,给人以端庄向上之感。

《诗经》中就有楸树的记载,不过是称它为“椅”,《左传》则把楸树称之为“萩”。《离骚·九章·哀郢》有云:“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史记》把它记载为“楸”,至于楸树被称之为“木王”,最早是出现在宋朝的《埤雅》中,“楸,美木也,茎干乔耸凌云,高华可爱。”短短一行字的描绘,就使得楸树的美好姿势浮现在眼前。当时的人不只大量种植楸树,并且还有把它当成财产遗传给子孙后代的习俗。南宋朱熹曰:“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供器用也。”而楸树如此被人注重,也是因为它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楸树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它的材质好,用处广,经济价值高,因而也被称之为“百木之王”。楸树的木材纹理通直、花纹美观,质地坚硬且坚固耐用,又具有耐水湿、耐腐、不容易被虫蛀;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棺材大都是由楸木制造而成,历经千年没有出现严重腐蚀问题。同时又加工容易、切面光滑等,所以常被用来加工高档商品和特种产品。也是因为楸树的这些特性,它也有着“中国木王”、“中原红木”的美称。在古代,楸材常于建房和做家具,因木质轻而致密,又常被用来做围棋盘,因而古人称围棋盘为楸枰、弈楸,并引申为围棋的代名词。楸枰始于晋朝,风靡至今,历来深受王公贵胄、名人逸士、棋家弈客喜爱。用324片楸木制成的棋盘称侧楸枰,是自古以来最有名的棋盘,现今这种工艺的楸木棋盘畅销全世界。

《东京梦华录》中“立秋篇”这样写: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

楸树叶浓荫,冠如华盖,古代人们善作行道树,周朝有桑、楸“列树以表道”的记载。梁无帝有诗云:“西接长楸道”。三国曹操之子曹植诗中也说:“走马上楸间”。这些美好的词句都说明楸树在古代被当作行道树是很普遍的。

最新研究发现,树冠茂密,叶片肥厚,具有较强的消声、滞尘、吸毒能力,耐烟尘、抗无害气体能力强,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相关实验证明,组培楸树能达到620棵普通树木的抗雾霾效果。2002年,该树种被联合国世界健康学协会认定为“人类健康树种”。在村镇、厂矿、住宅、路旁广植楸树,可发净化空气,降低乐音,给人们创造一个温馨优美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

行道树是为了美化、遮阳和防护等目的,在道路旁栽植的苗木。楸树喜光,有较强的耐寒性,根蘖和萌芽能力都很强,在深厚、湿润、肥沃、疏松的中性土、微酸性土和钙质土中生长迅速,在轻盐碱土中也能正常生长。楸树病虫害非常少,且耐粗放管理,属于典型的低碳树种,很适合广泛推广。楸树花蕊具有粘性,属虫媒花,花粉不受风力传播,花朵、叶片落期短,对环境无污染,被列为环保树种,市民无需担心杨絮、柳絮漫天飞舞的场面。作为行道树,楸树拥有众多优秀质量

目前,宇宙中心曹县的魏湾镇正打造楸树小镇,魏湾乡道和部分村落已种上数万棵楸树,楸树之美会让您大饱眼福!

楸树花 高树繁花,璀璨似锦。枝叶间层层叠叠的喇叭状花,浅粉带紫的花冠,鹅黄色的花蕊,紫红色的斑点,淡红素雅,秀丽漂亮,楚楚动人。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一层层、一团团、密密层层,缀满枝头。怒放时花朵与翠绿的新叶相映成趣,清丽脱俗,清新可爱。花期5-6月。

附上几首跟楸树有关的诗:

剪楸叶词【北宋】刘敞

凉风天际来,拂我阶前树。

稍惊枝上禽,复堕叶间露。

儿童畏我逢秋悲,刻叶作花矜岁时。

祝我宜秋劝使插,未能免俗复尔为。

鬓边二毛殊不恶,淮南何须伤木落。

梦中绝句【北宋】苏轼

楸树高花欲插天,暖风迟日共茫然。

落英满地君方见,难过春光又一年。

游城南十六首 其五 楸树二首【唐朝】韩愈

几岁生成为大树,一朝缠绕困长藤。

谁人与脱青罗帔,看吐高花万万层。

三绝句 其一 楸花【唐朝】杜甫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再科普一下楸树和梓树的区别:

楸树和梓树是同科同属植物,但不同种。 两种树十分类似。比如两种树的叶子很类似,只是细节上有些不一样,楸树的叶子没有裂片,背面没有绒毛,而梓树的叶片有裂片,背面有绒毛。

开花时,两种树的区别稍微明显一些,楸树的花是浅粉色带点浅紫色,而梓树的花是白色近黄色的。

梓树,花白色近黄色

楸树,花淡紫色近紫色

《中国树木分类学》中写道:“在适地生长颇速,春日满树白花,秋冬英垂如豆;木材白色稍软,可做家具。制琴底,所谓桐天梓地者是也。古来以为木莫良于梓,书以梓材名篇,礼以梓人名匠,宅旁喜植桑与梓,以为养生送死之具,故迄今又以桑梓名故乡也。帷古所谓梓者,往往兼楸而言也。”

整理者:孙智敏 曹县第三中学高级生物学教师,政协菏泽市第十六届委员,乡土文化爱好者,头条号:老虎69090。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