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胄”和“冑”,给您5秒钟,您能发现这两个字在写法上哪里不同吗?都说汉语难学,这两个字如果让外国人看看,估计要崩溃了。
你能分辨吗?
相同点:这两个字都读:[zhòu]。不同点:就在下面部首中的两个短横上。“胄”字,下面是个月字旁,短横长(两端顶格)。“冑”字,下面是个冃[mào]字旁,里面的两条短横不顶格。“胄”与“冑”确实是一组写法不同的同音字。
点击进入“汉字文化圈”,第一时间收看,汉字知识。
“胄”字如何解释?
我们把“胄”字拆开来看,它是以上面的“由”为声旁,以“肉”为形旁的形声字。胄”的下半部分是一个“月”字,本体是“肉”,所以它表示一种血缘关系,指的是帝王或者贵族的后裔,组词“帝王贵胄”。大部分“月”字旁,其实都是“肉”字旁。而且,我们经常见到的带“月”字旁的字,往往跟身体也有关系。比如:胖、腹,脚,腿等汉字。
胄字多与“天潢贵胄”这个词一起出现,天潢贵胄泛指皇族宗室子孙。
汉字“胄”和“冑”的视频讲解
我们看电视剧听说过最多的词跟大家说一下:
王公贵胄:有爵位的,皇帝一族,功臣一族。名门贵胄:泛指家世好的公子哥儿市井贵胄:出身市井但地位显赫天潢贵胄:指皇族或其后裔王孙贵胄: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胄”多指贵族子弟
“冑”字,如何解释?
“冑”是头盔的意思。它也是形声字,声旁还是“由”,形旁则是“冃”(mào)。“冃”是象形字,就是帽子的象形。本体是“帽”,所以它指的其实是古代士兵打仗时戴的头盔。我们在看电视剧时,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恕末将甲冑在身,不便行礼”。这里的甲胄指的就是身上的配备,也可以叫铠甲
身上的配备,铠甲
铠甲大致分为皮质铠甲与铁质铠甲。
铠甲对于古代打仗的士兵来说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士兵上战场没有了铠甲,那么他的防护基本为零。铠甲对于我国和平史上来说,发挥着很大作用。随着当时时代的变革,身上的铠甲正在慢慢发生着变化。
铠甲对于战士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战国时期,甲胄次要以皮革制造,但也出现了铁甲胄,到西汉中期,铁甲胄已经占据了次要地位,而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和分析,秦代的铁质甲胄已经占据相当的比例,但仍以皮质为主。但是由于当时工业的不断发展,战场上的进攻兵器由原来的青铜器变为更锋利的铁质武器。那么,作为防护用的铠甲就不得不升级为铁质铠甲。虽然穿在身上很重,为了保护本人,也没办法。
古代战场,矛与盾的较量。
好了,同志们。希望大家探望这篇文章,能略微有些收获。了解中国汉字,就是了解我们的历史,学习汉字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加油,我是聊城王岗。
文化小课堂
上一篇:我们常说的“压轴”,到底是第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