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用好赤芍,清热解毒不在话下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历史沿革与变迁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在《神农本草经》至明代之历代本草中记载为“芍药”,无赤白之分。至明代《本草品汇编要》正式将白芍和赤芍分条收载,此后的文献基本不再以芍药为名统揽赤白二芍,现代区分赤芍白芍的次要依据是:野生品、不去皮、生晒者为赤芍;家种品、刮去外皮,沸水煮后晒干的为白芍。赤芍是常用中药材,《药典》历次版本均有记载。

二、鉴定

品别之一 赤芍(药典品)

异名 赤芍药、京芍、内蒙古赤芍。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

产地 主产于内蒙古多伦、突泉等。

采收加工 在春、秋两季采挖。挖取后,去净根茎及须根泥土,晒至半干,顺直,按大小捆成小把,以免干后弯曲,然后晒至足干。

经验鉴别根呈长条圆柱形,多顺直,两端粗细大致相等,上端有残留的茎基空洞,长5~30cm,直径0.6~3cm。表面暗褐色或深棕色,外皮粗糙,有扭曲的纵纹及凸起的横向皮孔和须根痕。外皮易剥落,习称“糟皮”,剥落处呈白色。质柔糯而易脆断,断面略显粉性,白色或粉白色,习称“粉渣”,皮部疏松具粉性、类粉红色。木部在根的大部分,地方髓部小,有明显的菊花心纹理,具裂隙,间有枯心。气微辛香,味苦微涩,略酸。

规格等级 《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中分两个等级:

一等 呈圆柱形,稍弯曲,表面暗棕色或紫褐色。体轻质脆,断面粉白色,粉性足。长16cm以上。两端粗细较均匀,中部直径1.2cm以上。无疙瘩头、空心、须根、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 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有粉性。长15cm以下,中部直径0.5cm以上,余与一等同。

芍药花株Paeonia lactiflora

赤芍药材(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赤芍药材

赤芍表面及断面观

赤芍饮片(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赤芍饮片

品别之二 川赤芍(药典品)

别名 平西芍。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

产地 主产于四川阿坝州等。

采收加工 同内蒙古赤芍等。

经验鉴别 呈圆柱形或不规则长圆锥形,长5~20cm,直径0.7~2.5cm。根头部稍粗,常带有芦头,刮去外皮者表面类白色至淡紫红色,具纵皱。未刮去外皮者棕红色或暗棕色,有的具分叉,可见明显的纵皱纹。质较坚实,断面显粉性,黄白色或淡紫色,显射线纹理。体较重,气香略带浊,味苦微甜。

规格等级 均为统庄。

川赤芍生境Paeonia veitchii

川赤芍花株Paeonia veitchii

赤芍药材(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赤芍饮片(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川赤芍(未去外皮者)

川赤芍(去外皮者)

川赤芍表面及断面观

品别之三 块根赤芍(非正品)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块根赤芍Paeopnia anomala L.var. Intermedia (C.A.Mey.)O.et B.Fedtsch.的干燥根。

性状 呈纺锤形,块状,长2~3cm,直径1~1.5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细皱纹,外皮易零落。质硬而脆,断面浅黄色至棕黄色,可见放射状纹理,有时具裂隙。味苦微酸。

块根赤芍

品别之四 草芍药(非正品)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草芍药Paeonia obovata Maxim.的干燥根。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块状或纺锤状,多弯曲,较短。表面黄褐色,有纵沟纹,未去外皮处呈紫褐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有放射状纹理。

草芍药Paeonia obovata

草芍药

品别之五 地榆片(伪制品)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干燥根的加工品。

性状 本品呈不甚规则的片状或块状,表面棕褐色至紫褐色,外皮不易零落,横切面呈黄棕色,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涩。

地榆片

三、质量评价与附注

品质评价 赤芍以条粗长,质柔糯,粉性足,断面粉白色,气香浓的为佳。内蒙古多伦赤芍质量最著名,河北、东北等所产质稍硬,断面淡棕色(木色),质略逊,川陕所产体重质坚实,气味较淡,习惯认为质次。

附注 1、四川、贵州过去产一种赤芍,商品称为“狗头赤芍”,其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美丽芍药Paeoniamairei Levl. 的干燥根。商品性状为:根部性状极不规则,常带残茎基呈突起瘤状,皮紧结不易剥落,形似狗头。内色赤,质坚实,有赤芍气味。广东过去曾有使用,现已少见上市。

2、在白芍紧缺时,陕西、甘肃曾一度将川芍药销售,商品称西白芍或平凉白芍。该品具较浓赤芍气味。

四、说明

1、北方的赤芍多是野生芍药(如图1),生长期长,两头易发黑枯朽甚至空心(如图2),不符合药典规定,拒收。

图1 赤芍

图2 赤芍空心片(野生)

2、赤芍采收后不煮不去皮(白芍要煮要去皮),断面有连续的放射状纹理。图3显然不是赤芍。

图3 假赤芍(品种不明)

3、赤芍口尝首先感到一丝甜味,一两秒钟后消失,感到微苦,再嚼就出来涩味。口尝同时感觉到特异香气(有点像丹皮)。这个说法与药典不太相同,请大家本人试试嚼烂咽下去,细心体会看看是不是。图4提取过的就没有赤芍味。

图4 赤芍提取残渣 (色深,干枯,裂隙多。气微,味淡。)

4、20世纪老药工讲“白芍要赤,赤芍要白”:是说赤芍断面白色为佳。现在不少人却认为赤芍就要断面发红,不要白色的货。一些饮片厂就把白茬的赤芍个发汗闷润使其变赤,以顺应市场需要。化验证明,白色的比赤色的芍药含量高,应该是优质赤芍。

5、目前赤芍比白芍价高,药商常将黑白芍作赤芍(或掺入赤芍)卖,几乎成了潜规则。黑白芍是家种白芍细一点的根部煮不去皮,只是比较发白,外皮紧贴,木部几无裂隙(如图5、6)。但发汗闷润变赤,掺上10%~20%很难分辨。某药品检验所曾做过化验,黑白芍的芍药苷含量高出药典规定一倍,应该也能用,只是多掏钱了,黑白芍比白芍还要便宜。

图5 黑白芍

图6 炒赤芍(多数是黑白芍)

五、药性与使用

药性 苦、微寒。归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使用 1、热入营血,温毒发癍,血热吐衄。本品苦寒,入肝经血分,善清泻肝火,泄血分郁惹。

2、目赤肿痛,痈肿疮疡。本品苦寒,入肝经而清肝火。

3、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本品苦寒,入肝经血分,有活血化瘀止痛之功。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使用留意 血寒经闭不宜用。不宜与黎芦同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次要含芍药苷、羟基芍药苷、丹皮酚等多元酚类化合物。

2、药理作用 芍药苷对不同佐剂诱发的关节炎有显著的抑制造用,并能改善IgE复合体诱导的过敏炎症反应;丹皮酚等多元酚类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构成、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参考文献

[1]冯耀南等.中药材商品规格质量鉴别[M].暨南大学出版社:广州,1995:1.98-99

[2]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广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2)(第三版)[M].广东科技出版社:广州,2011.132-134

[3]陈士林等.中国药材图鉴(中药材及混伪品鉴别)[M].西医古籍出版社:北京,2008.329-331

[4]钟赣生.中药学[M].中国西医药出版社:北京,2012.137-138

[5]王恩满等.饮片验收经验[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太原,2019.275-276

初审:涂兴明

排版编辑(实习生):林于琳

文字编辑:叶美琪 | 校对编辑:李龙浩

审核:王剑 | 审定发布:范琳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