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刺客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时,甚至连北溪管道被炸事件“是谁干的”都不敢提及。另外,在朔尔茨访美期间,柏林传出“禁止华为参与德国通讯基础设备建设”的消息。由此可见,朔尔茨对美国的访问,更像是到拜登那里去“朝圣”的。
朔尔茨积极巴结拜登,向外界展现西方世界的“团结”,但无助于处理德国眼下所面对一切麻烦。在朔尔茨结束“朝圣”回国后,德国就出大事了。据海外网报道,德国柏林、汉堡和不莱梅等次要城市的机场,在12日陆续发生大规模罢工活动。
据悉,上述机场安全员工要求加薪和减少工作时间,但却遭到资方的拒绝。受机场罢工活动的影响,上述三地机场有超过350个航班被取消,数万名旅客出行遭到影响。根据德国机场协会的预测,随着罢工的持续,估计还将会有更多的航班被迫取消,受影响的旅客最终有可能高达10万人。
这不是德国近期初次迸发的罢工运动。在本月初,德国全境公共交通系统也迸发大规模罢工活动,缘由也是要求涨薪遭到资方的拒绝。据当地媒体报道,罢工活动持续两天,德国多地的地铁和公交车几乎全部停摆,给该国的社会次序带来严重影响。
在俄乌冲突迸发后,欧洲没有一天太平日子。反战示威和罢工运动,犹如瘟疫一样快速联合政府喝一壶。
其实,德国沦落到这种地步,是朔尔茨政府咎由自取形成的后果。众所周知,俄乌冲突是美国为达到长期控制欧洲而挑起的、且效果非常明显的一场和平。美国此举的次要意图,就是让四分五裂的北约再次团结起来,同时取代俄罗斯成为欧洲天然气最大的供应国。
果不其然,这场冲突不但让濒临“脑死亡”的北约满血复活,还成功摧毁俄欧之间的能源合作关系。因而,美国天然气生产商大举抢夺欧洲市场,在赚取丰厚利润的同时,还让欧洲在天然气供应方面对美国产生依赖。显然,俄乌冲突的利益蛋糕被美国独吞,而由此而产生的严重后果,则由欧洲人本人去买单。
即便如此,德国出于对美国安全承诺的迷信,其外交和军事政策却仍然唯美国马首是瞻。不过,德国因沦为美国反俄战略附庸而付出巨大代价,但所换来的并非是美国的“奖赏”,据《参考消息》12日报道,德国《世界报》日前惊呼:德国在美国的选战中变成了敌人的抽象。
虽然距离美国2024年大选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但民主和共和两党政客却早已开始各显神通,为本人积累人气。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并且在乌克兰问题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树大招风而沦为了美国政客“砸挂”的对象。在美国两党政客的嘴里,德国“不但愚蠢而且天真”, 因为在乌克兰问题上“做得太少”,就是一个“可耻的国家”。
显然,美国两党政客出于选情的需要,无视德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付出的代价有多大,给其扣上“敌人”帽子。这凸显美国政客无私本质。更重要的是,据德国《图片报》报道:单单特朗普再次获得提名的风险,就会将美国的政策逼到错误的方向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面临压力的拜登会要求德国加大投入。
由此可见,共和党政客将德国描述为“美国的敌人”,并非是要与德国反目成仇,而是以此作为施压德国添加军费、加大对乌军援力度的借口。这对于本来就已深陷窘境的德国而言,无异于在雪上加霜。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当美国的敌人很危险,而做美国盟友则是致命的”。如此看来,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德国作为美国的盟友,不但危险而且致命。
上一篇:杭州人惊呼:实在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