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一村6剧团 年演两千场 永嘉深山有个乱弹戏剧村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8-07-28 08:48 | 浙江旧事客户端 | 记者 戚祥浩 通讯员 黄伯希

车子盘过一个个山头后,咚咚锵锵的敲锣声开始越发响亮,两头夹杂着此起彼伏咿呀的唱戏之声,山路上村民三五成群蜂拥前行,靠边停放的车辆排起望不见尾的长队。7月27日,一年一度的永嘉碧莲镇应界坑乱弹文化节火爆上演。

“这是我们连续第六年举办乱弹文化节,每年这个时候村里连演三天三夜乱弹大戏,比过年还热闹。”见到“陌生面孔”,应界坑村村委会主任麻泰略自动客串起导游说,村里是远近闻名的乱弹戏剧名村,自从200多年前,老祖宗麻志钏创建“老寿昌班”后,便代代相传了下来,村里大部分人都能哼唱上几句,乡头田间常常满是粗犷的戏剧之声隐隐回响。如今村里共有6个乱弹剧团,一支木偶剧团,拥有200余名从艺人员,长年奔忙在温州周边、浙闽交界的各个城市和乡村,年平均演出2000多场,每场演出能创收约5000元。

《浙江日报》7月28日刊文点赞

“喏——前面就是我们村里举办文化节的主阵地。”顺着麻泰略手指的方向,只见村文化礼堂内,黑漆漆全是人,戏台上,老生花脸逐个出场,声腔曲调或浑厚深沉或高昂激越……夹杂着温州话和普通话的念白随处透显露一种浓郁的乡土特色。客串完老生,76岁的麻福地依然意犹未尽,冲着一个小孩子念了一串念白,并半认真问对方,要不要跟他学?孩子害羞地躲到了大人身后。作为老寿昌班的第七代传人,麻福地从9岁学唱到现在,这一生几乎都与乱弹相伴。他45岁的儿子麻灵朋,也从10岁开始跟他学唱到现在。如今,麻福地和许多像他上了年纪的传承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乱弹的传承和保护上,他正在带的乱弹戏剧培训班,共无数十名学生,年龄从10多岁到30多岁不等。

紧挨着文化礼堂,便是永嘉乱弹传习所。传习所内,村民麻世才一边跟着礼堂内的乱弹演员哼唱,一边整理乱弹曲谱。他告诉记者,由于乱弹不断是口口相传,并无文字记载,传习所设立后,已抢救50余本乱弹古曲谱,即将印刷出版。

在一片叫好声中,当日的乱弹戏剧演出告一段落,赶来参加乱弹文化节的永嘉县委宣传部、文广新局以及碧莲镇相关担任人并未马上离开。大家拉来板凳,围坐一块,也不约而同地讨论起乱弹的传承和保护:在现有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扩大乱弹影响力,怎样挖掘乱弹好苗子,应界坑村能否以乱弹文化节为依托,走上文旅融合发展道路?

这边头脑风暴激烈上演,礼堂另一边,麻福地成功吸引了一群孩子的留意力,他俯着腰,向大家讲解乱弹的由来。孩子们托着腮帮,聚精会神地倾听。一老群少,成了乱弹文化节一道特别风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