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芦家园村史馆
将给/曲炳国首倡
将给,沧州话里,有的读将(四声)给,有的读将(一声)给,有的还省掉“给”字,单说“将”(四声)或“将”(一声),特指不直接从商家那里买东西,而是从另一个买家手里转买,或者由一个买家转卖给另一人,不管价格如何。比如:“陈哥!你从哪儿买的老白茶,总怎好喝呀!听说你买了不少,将给我几件呗?”
曲炳国:jiàng给:不晓得怎样写,南皮东南部方言。指如果有人买东西买得特别合适,别人看着眼馋,就转手用买入价格转让给此人,叫做jiàng给。
例如:张三花100块钱买了辆二手自行车,李四说买得值,于是两人一商量,张三就把这辆二手自行车jiàng给了李四。
王吉仓:将给?
马金铃:刚买来的东西原价转让,叫he,但不知正字。
曲炳国:jiàng给,通常是第二次转手。合给,可以是第一交买卖。
马金铃:不是,我们就是二次转手。
曲炳国:那么说就是同义词。
海客:我小时候,我爸爸总说这词,不断不知怎样写,老嘀咕:你说奖给谁谁谁,白送?不要钱?如果要钱,为什么还叫奖给?本人刚买了件东西,用不着后悔了,又不能退,干脆jiàng给正需要的某某人,本人也没损失。
德瑱:我不断觉得“降给”这两个字。
王吉仓:不赚差价,无差价。
德瑱:原价转卖。
马金铃:民间方言中的字音,有时讲不出所以然,就是一个商定俗成。
海客:降,声调不对,字典上也找不到合适义项。将,拿来送人,似乎贴边儿,但这样就是免费送了。是不是故意说得像免费送,显得大方,实际上还是要钱?
德瑱:有些是俚语,有些是文言古语。
马金铃:褒贬是买主。
秦云峰:买主才褒贬。
飞鸿:我们那里把东西jiang给别人就是四声,音降。
德瑱:降就是四声啊!
飞鸿:就是这个声调,是不是这个字说不好。
德瑱:降有赐给、给予的意思。降给不只仅是原价,有的也降点价。
飞鸿:对,有时候少要点儿,为了减少损失。
海客:我记得我小时候爸爸说这词,是jiǎng给,同奖励的奖。
德瑱:有时候你不少要,降不出去。
秦云峰:把本人买的东西降给别人,一是本人对这个东西不是非常的需要;二是别人(特别是和本人关系不错的人)特别需要或非常青睐。
德瑱:比如衣服吧,买回来穿着不合适,邻居穿着合适,得了,降给邻居吧。
飞鸿:降给别人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减少本人的损失,买重了,或者家人替买的,本人不喜欢或者不合适。正好别人需要或喜欢,止损的一种做法。
知微庐主:有的地方,把从别人那里买,也叫jiàng,只不过价格是原价,类似分给。但又不是合着一起买的,而是先由甲买,甲按原价再卖给乙一部分,协议的达成,一种是乙看着眼红,自动提出买,一种是甲需要不了那么多,自动问乙要不要?
有守株者:只需不是直接从商家那里买,而是转买,就叫jiàng,不管价格如何。同理,转卖也叫jiàng。至于哪个字,值得讨论。
飞鸿:“不行看看谁要jiàng出去吧!”“这玩意儿不好买,从谁谁那里jiàng来的”。现在好像不大说了,物质极大丰富,买东西不那么难了。
青园:应该是王律的“将给”。将,有带、领的意思,“(小孩)让你妈妈将着”。
将给,过遍手。把别人的东西领(买)来又卖给某某。
知微庐主:把货物“将”过来,顺手给别人,转卖一下,别人不费力。
海客:将,本义是拿肉奉献(將,右上角是肉,右下角的寸是手)。将jiāng给谁,就是拿着本人买的东西,奉送过去,显得很郑重,很有面子,好像白送似的,实际是要钱的。我也觉得“将”字比较靠谱,算文言词汇在口语中的遗存。
绿叶:“将”的解释,想到了“将将着”读音“讲讲着”,好像演戏拿姿态或者就和某种物体而采取不自然的姿态。例:怀里的孩子睡着了,怕弄醒他,我这胳膊就这么将将了一路。又例:过年了,穿上新衣服,将将着架吧,不会走道儿了。
青园:窃以为,“将给”表现的是两个动作,将,拿来;给,送给。这是一个抽象的表象动词型俗语,成功地略去了买和卖的实质内涵。
上一篇:男孩起名:合适秋季出生的男孩名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