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初露圭角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成语“初露圭角”,其中“圭角”,即“圭”的角。泛指棱角。比喻锋芒。意思是才华刚刚显显露来。

“圭”,会意字,本是玉器名。长条形,上端多做三角形或半圆形,下端正方。最早的圭是祭祀东方神的礼器,后来,贵族在朝聘、祭祀、丧葬时也执圭以别尊卑。

夏禹时代,天子即常常以圭赏赐功臣。西汉刘向在《说苑》中就记载说:成王与唐叔虞无事闲坐时,曾拿一片梧桐叶剪成圭形,送给唐叔虞说:“我用这个圭封赏你。”唐叔虞非常高兴,把这事给周公说了。周公去问成王:“听说天子封赏唐叔虞了?”成王说:“我是和他开玩笑呢!”周公听了,说:“我听说天子无戏言,说出的话,哪怕是一句戏言,只需是和圭有关系的,史官就要记下来,乐官就会唱诵它,官员们就要称扬它。”由这一故事,可见“圭”在中国古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的崇高!

“圭”,根据身份不同,大小也有严格的区别。依《周礼》:天子所持者曰“镇圭”,一尺二寸;公持“桓圭”,九寸;侯持“信圭”,七寸;伯持“躬圭”,七寸。

刘向在《说苑、修文》中说:“圭者玉也,薄而不挠,廉而不刿,有瑕于中,必见于外。”玉,刚直而不失温润,坦诚而不掩瑕疵,所以,很早就博得了华夏先祖们的喜爱。他们以玉制圭,实则是以玉鉴人啊!

揣摩出日月一样的光来,你一定不会相信。如果他说,在圭玉上可以琢出日月的外形,你就一定会相信了。所以说,在圭玉上琢出日月一样的光,即便是能工巧匠也难以办到,而在圭玉上琢出日月的外形,就算是拙劣的工匠,也还是可以的。”可见,琢日月之描述易,而要想“琢”出如圭玉一样的廉直,如日月一样光明磊落的品格,却是不容易的啊!持圭须揣摩圭玉之品行,这,大概就是古先哲要人持圭玉的初衷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