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祭扫您听说过吗?应该大家都并不陌生,但是人好好活着却突然发现本人“被死亡”,在网络平台祭奠,还有头像、生活照、悼词……这估计大家就觉得很猎奇了,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众所周知网络祭扫推动了绿色、健康、文明的祭祀方式,但在网络平台实际的运营过程中,由于监管不严、利益驱使,导致乱象丛生。
怎样判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福建厦门女生璐璐从好友处得知,一网络祭祀平台设有厦门最美女孩小璐的留念馆,包括灵堂、详细个人信息和照片。
该馆建立于2016年1月,6年来访问量达4.3万余人次。璐璐了解此事后认为平台侵害肖像权、名誉权,要求平台承担侵权责任。
平台确认情况失实,但因留念馆设于多年前,当时还未实行实名制登记,无法提供其真实信息。
法官说:“网络不是非法之地,每个人都应该为本人的言行担任。”网络祭奠平台有责任核实信息真实性,既然平台无法追溯到信息发布人,那么就应该让平台来负完全责任!
网络祭奠、被P遗照、送花圈 这些行为都是不可取的,都是属于网络暴力的一种,不能让活着的人去蒙受这样的生活 ,切勿让网暴者逍遥法外!
近年来,网暴事件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触目惊心的结局也让人感遭到网络暴力的“杀伤力”。
我想,平台未要求用户实名注册,没有做好本身监管工作,让人钻了空子,被罚一点儿都不冤。
但同时,那些仍旧流窜在互联网上的网暴者,也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必须让他们付出法律的代价。
当我们蒙受非法网暴时
虽然社交媒体不是法庭,但也绝非法外之地,法治社会大家都要具备基本的维权意识,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如果你正在蒙受网络暴力,请一定要英勇地对施暴者说不,亮出你的法律武器来保护本人!支持维权!
保护并支持每一个正在蒙受网络暴力的人,都能有勇气拿起法律武器,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中国公民,必须恪守中国公民应该恪守的法律法规。
辟谣网暴的成本很低,但受害者付出的代价很高,希望及时为受害者正名,将严重的网络暴力纳入公诉案件,让施暴者意识到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 。
一切的愤怒,都不是网络暴力的理由,一切的网络行为,都该当在法治的轨道下运转。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我们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向五花八门的网络暴力说“不”!
向阳而生,保持基本的善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