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专家解读|穆向民:“超级街道”要率先探路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我觉得桂城街道不只在经济总量方面堪当‘超级街道’这一称号,而且在发展内涵、发展特征等方面,与其他三个深圳粤海、广州猎德和东莞南城街道相比,有许多类似之处,同时又有本人的发展个性。”中共佛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穆向民表示,从数字上看,桂城在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780多亿的经济总量,税收占GDP的比重高达19%,拥有22栋“亿元楼”,24栋超甲级写字楼,近430万平方米现代产业载体,643家高新技术企业、201家各级专精特新企业,2500名高层次人才等。在一定程度上讲,桂城的这些特征,打造了佛山创新强核的“核动力”,代表了佛山经济的“镇能量”。

桂城的活力来自"三维活力"赋能

“读懂桂城发展,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视角观察可以发现:桂城的活力来自三维活力’的赋能”。穆向民表示,一是广佛同城的“极点支撑力”,二是大湾区赋能的“开放协同力”,三是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创新力”。特别是在其内生创新力的打造方面,桂城的亮点集中表现为:“以湖造城”的大手笔,“以创兴产”的大发展、“以文提质”的新思路、“以才聚能”的新举措。这些,使得桂城的城市质量、产业规划、创新引领、要素集聚等方面的优势得到突显,在发展中愈加具有都市性特征。

站在党的二十大开局之年,国际情势正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显现,经济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加之区域竞争进一步加剧,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穆向民提出,从这个角度看,桂城一方面需要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进一步发挥担当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审视本身发展存在的深层问题。

桂城新经济发展的探索值得肯定

首先从全市角度看,“超级街道”有“超级街道”的体量,更有“超级街道”的引领和担当。桂城地处佛山“创新强核” 的战略原点和广佛极点的交汇区,又是南海城乡融合实验区、产业创新引领区和区域消费网红区,镇域内所拥有的三龙湾科技城(南海片区)创新资源云集、又是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具有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条件,是南海乃至佛山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桂城应进一步对标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在现有基础上,超前规划,率先探路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其次,从桂城本身发展来讲,仍然存在着创新高端化与产业传统化、地标都市化与角落脏乱差等发展不均衡的矛盾,特别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还没取得全体性完成,城市形状、产业载体的提升空间大。本次调研中,桂城新经济发展的探索值得肯定,但对于“新经济”的定义和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才能更好打造城市中心产业载体的示范和样板。

最初,从企业角度来说,一方面,桂城无论是从省级平台建设还是企业发展模式来看,科技创新都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例如在星联精密可以看到,我国模具不断在精度上与高端模具国际领先水平存在差距,但该企业在细分领域的精度上做到国际领先。经过调研了解到,企业研发经费差不多占总产值10%。另一方面,政府在服务企业的营商环境方面也真正做到想企业所想,服务企业所需,不只仅是为企业降成本和处理困难,更注重人才引育。桂城打造“人才乐园”建设人才高地,真正从企业需求出发。对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需要桂城进一步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方面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国资平台的战略支撑,另一方面支持引导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深度关切企业的创新诉求、人才诉求、环境诉求等,精准服务企业等。

总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监制:刘岸然 谢江涛

统筹:李平 何惠文 关婉灵

编辑统筹:黄亚岚

采写:南都记者 关婉灵 路漫漫 见习记者 李焕怡实习生 孙天宇 刘潇瑜 唐姗颖 陈儒霖 刘倚嘉 王晨 欧奕欣

摄影:南都记者 郑俊彬 实习生刘倚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