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乾·文言》中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引见了孔子对于《易经》乾卦“九三:君子整天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的解释。
问者曰:“九三曰:‘君子整天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之所以“整天乾乾,夕惕若厉”,是为了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忠实信实,用以提高道德修养;锻炼培养文字功底和说话水平,树立本人的威信,用以保住功业;知识和智慧到达极高水平的人,就能够参与谈论易道;知识和智慧自始至终都用在邪道上的人,就能够参与保全道义。所以,九三居于下卦的最上位而不骄傲自满,处在上卦的下面(没有进入高层)而不忧虑。所以九三努力向上进取,自强不息,顺应时势经常作自我反省,谨慎行事,即便遇到危险也不会有过失和灾祸,即便有过失也会积极补救,及时改正错误。
为了方便易友们更好地理解,笔者对这段话中的一些字词解释如下:
1.君子进德修业:君子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
①君子: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的人,是孔子心中的理想化的人格,具有“元、亨、利、贞”四德,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②进:本义为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此处引申为提高。
③德:德行,道德修养。
④修:本义为饰,此处引申为完善、扩大。
⑤业:功业。
2.忠信,所以进德也:忠实信实,用以提高道德修养。
①忠信:忠实信实。
②所以:用以,用来。
③进德:提高道德修养。
④也:用在句末表示肯定,无实义。
3.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锻炼培养文字功底和说话水平,树立本人的威信,用以保住功业。
①修:是修饰的意思,,此处引申为锻炼培养。
②辞:文辞和言词,此处引申为文字功底和说话水平。
③立:树立。
④其:此处指代君子本人。
⑤诚:诚信,此处引申为威信。
⑥所以:用以。
⑦居:占居,保有。
⑧业:功业。
4.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识和智慧到达极高的水平的人,就能够参与谈论易道。
①知:同“智”,此处指知识和智慧。
②第一个“至”:到,到达。
③第二个“至”:极,极高。
④之: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相当于“的人”。
⑤可:能够,可以。
⑥与:参与,参加。
⑦言:谈论,讨论。
⑧几:动之微,征兆,此处引申为易道。
⑨也:语气词,无实义。
5.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知识和智慧自始至终都用在邪道上的人,就能够参与保全道义。
①知:同“智”,指知识和智慧。
②第一个“终”:一直,自始至终的整段时间,全过程。
③第二个“终”:终极,穷尽;此处引申为正确,完满,符合道义。
④之: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相当于“的人”。
⑤可:能够,可以。
⑥与:参与,参加。
⑦存:保全。
⑧义:指道义。道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指公正的、合理的、该当做的;道谓天下通行之路,义谓天下合宜之理。
⑨也:语气词,无实义。
6.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易传·系辞下》曰:“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这是对九三爻“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乾乾因其时而惕”的缘由分析,其缘由就是三爻这个位置既没有进入高层又脱离了基层大众,处境危险,既不能骄傲自满,又不能泄气退缩,需要加倍努力,时时警惕。乾卦九三爻虽然处于危险之境或危难之时,但由于朝乾夕惕,故不会有过失和错误,即便有过失和错误,也能及时改正。
《文言》又说:“整天乾乾,行事也。”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每天朝乾夕惕,不断在干事(不懒惰)”。“行事”就是办事、从事或者做事、干事的意思。
《文言》还说:“整天乾乾,与时偕行。”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每天朝乾夕惕,顺应时势,与时俱进”。“偕行”就是相伴而行,一起运转,永不停止的意思。(魏德东)
上一篇:《易传·文言》对“九三:君子整天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的解释1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