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人总是伤感的。
喜欢信笔涂鸦,鲜有怀人之作。父亲去世十余年了,仅写过一篇怀念父亲在艰苦岁月当“挑夫”讨生活的短文。恩师积臻先生仙逝多年,早想写一篇怀念他的文章,可不断不敢动笔。前几天几位小学、初中同学小聚,又提到先生对我们的关爱,勾起了我对先生的怀念。
积臻先生姓黄,来龙盘小学任教时兼任公社教育干事,当地百姓和学校老师都叫他黄干事。
先生好像是我读小学三年级时来龙盘小学的。第一次见到先生是他在教室后面听别的老师上课,那时我个子小,坐在前排,老师提问,我总喜欢举手回答,这可能给先生留下了一点印象。1974年底,我小学即将毕业,想上初中要过推荐这一关,可我家庭出生富农,地富反坏右子女上初中是有严格规定的,不得超过初中招生人数的3%,当时叫“可教育子女”。
牛镇公社像我这类家庭出生的,推荐上初中的好像只要2个名额,而我这样家庭出生的同届学生好象有6人。先生极力主张推荐我上初中,理由是我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对国家有贡献。也正因为得到先生这位公社教育干事的关怀,不至于小学毕业就回乡劳功。现在回想起来,这可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十字路口,正因为先生的关照,我才得以走上了一条坦途。
后来我晓得,先生之所以极力主张推荐我上初中,除了我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这个拿得上台面的理由外,还因为先生觉得我个子小,回农村干农活不行,上初中可以养养身体;更重要的是先生觉得我虽有点调皮,但学习成绩还好,过早荒废学业有点可惜。
我是牛镇初中首届毕业生。牛镇初中是先生一手筹建的,先生那时是公社教育干事,又兼牛镇初中担任人,同时还教我们政治课。
77年恢复中考,先生将我叫到他办公室,语重心肠对我说:“现在上高中、上中专、上大学不搞推荐了,而是凭考试成绩,你要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先生的鼓励变成了我学习的动力,78年中考,我顺利考上了牛镇高中。令我难忘的是,78年中考天气很热,先生恰巧担任我所在考场的监考老师,考试时先生不时走到我身边用芭蕉扇给我扇风。
上高中前夕,我去先生家玩,先生对我说:“你中考没有考好,只考了班上第四名,上高中后一定要认真学习,争取考上大学。”高考结束后,先生问我:“考的怎样样?”我说:“不晓得。”先生说:“考上了自然好,假若没考上,再复读一年,我去做你父母工作。”足见先生对我是多么关怀。
后来高考成绩揭晓,我达线了,并被安徽劳动大学录取。
先生笑着说:“这下你终于不要回家种田了。”随后又”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铜陵县第一中学教书,那时先生已调任弥陀镇党委从事党务工作。我到先生家去,告诉了我分配结果,先生说:“当老师好,一年两个长假,人际关系单纯,只需你把本人的课上好,遭到学习欢迎,别人一般不会支配你,但你可要认认真真教书,千万不能误人子弟。”服从先生教诲,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认认真真备课上课,关怀爱护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很快我成了当地一名小有名气的教师。
杏坛执教15年后,组织安排我到县教育行政部门担任担任人。我是通过电话将这个消息告诉先生的,先生只是说了一个字:好。不久我收到先生的来信,信较长,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你当县教育部门担任人,为师当然高兴、当然骄傲、也觉得有面子。但我也担心,手中权力大了,容易出问题,油水多的地方常常很滑。县教育行政部门担任人管理那么多教师,那么多学生,一位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多为教师着想,多为学生服务。”
当我担任铜陵县教育和体育局次要担任人后,我时辰铭记先生信中的教诲,扑下身子抓工作,尽心尽力搞服务。在国家政策允许前提下,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在教师工资上划、农村教师住房公积金兑现上都走在了全省前列,提前半年在全省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成为安徽省教育改革四个试点县之一,创办了铜陵县第三中学,结束了铜陵县城没有独立初、高中的历史,为铜陵均衡教育成为全国样板贡献了绵薄之力,铜陵县评为安徽省首批“教育强县”。
刚参加工作时,每年还回家探望先生,后来由于琐事缠身,回太湖机会少了,探望先生次数也少了。先生重病我是晓得的,几次预备去探望先生,终因当时正忙于全区机构改革、“放管服”改革和区划调整等具体事务,未能成行,先生去世的消息还是从初中同学微信群中晓得的,未能送先生最初一程,是学生心中的痛。尤其是当我听妈妈说,先生在本人身体不太好的情况下还绕道到农村探望她时,学生真是汗颜无地。
先生凋矣 ,但我没有也不会忘记他。先生对我的关爱和教诲是我这篇不成样子的怀念短文无法写下的,先生为人处世,爱生如子的品格永远是学生学习的楷模。
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作者:陈邦元
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