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黄帝内经》告诉你夏三月如何养生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健康一夏#

《黄帝内经》:“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1.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夏三月,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从立夏开始到立秋前结束,为农历的四至六月,阳历的5-7月。

夏季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西医认为人与自然相参,此时我们身体也该是阳气旺盛,蕃秀之态。

2.夜卧早起

春天要养生,因为春天是生发的时候,要慢慢培养起这种生发之气,到了夏天,这种生发之气就变成热烈的生长的形态。所以,夏天要养长(zhǎng)。而夏天昼长夜短,为了顺应自然的“作息”,所以古人告诫我们晚睡早起。所谓早起,是在天亮五六点钟的时候起来,所谓晚睡,就是在晚上十点到十一点之间。

除了晚睡早起以外,睡午觉也很重要。大家都晓得西医强调睡子午觉,所谓睡子觉,就是一定要在子时(半夜11点至1点)之前入睡;而午觉,就是指半夜11点到1点,要睡个觉。夏天我们起得比平时更早,且午饭后很容易神疲乏力,所以午睡能让我们养精蓄锐。但留意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吃完饭不要立刻睡,否则影响脾胃消化。

3.无厌于日

不要过分讨厌太阳。冬天的时候,大家都是喜欢冬日暖阳,喜欢晒晒太阳。可是,到了夏天,太阳就不那么招人喜欢了,人们都喜欢躲在屋子里吹空调,即便出门,也打个伞,涂上防晒霜。因为夏天暴晒很容易灼伤皮肤,形成脱皮,过分地晒太阳也是皮肤癌的诱因。

凡事有度,不要太过,因为夏天的这种热其实是有利于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的。春天是开花的季节,夏天就是孕育果实的季节。如果夏天不热,这种孕育果实的过程就很难完成,就会出现到了秋天没有收获,就叫华而不实、秀而不穗。所以,农民最怕夏天出现连续阴天,阳光照射不够。人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平时是虚寒性体质,此时可以借助夏天太阳养阳。所以,夏天还是建议大家,选择适当的时机,去接受阳光的普照和恩赐。

4.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意思是说,在夏天要使精神像含苞待放的花一样的秀美,并要切忌发怒,使机体的气机宣畅,通泄自若,情绪外向,呈现出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味,这是顺应夏季的养生之道。

在精神调养上,西医认为“冬季要藏”、“春季要生”,而夏季则要”放“,即精神要充沛、饱满、情绪外向。因为神气充足则人体的机能旺盛而协调,但夏日炎炎,往往令人心烦,而烦则更热,故宁心静神尤为重要。而到了长夏,天气以湿热为主,表现为气温高、无风,早晚温度变化不明显,这种天气易使人感到心胸憋闷,人们会产生焦躁和厌烦情绪。

5.使气得泄

除了保持情绪的外向,有利于气机的宣畅外,在现代社会的夏天,能影响机体的通畅的最大缘由,就是出汗问题,其实就是空调使用的问题。夏天本来应该是热烈、奔放,使皮肤开泄、出汗的季节,但我们现在把屋子里的空调开得很大,本来夏天应该要阳气外散、外越的这种形态被冰镇了。所以,很多人在夏天毛汗孔开放的时候,被冰冷的空调一吹,就形成了所谓的空调病。

我们晓得,冬天人的毛汗孔、腠理是闭藏的,所以即便受点凉,也不会太深入,而夏天这么一弄,就容易邪气深入。还有人晚上睡不着,喜欢开着风扇或者空调睡,这也是非常不健康、不自然的。西医讲的“虚邪贼风”,这时候就会乘虚而入,所以有些人会出现落枕、面瘫,甚至一些老年人会出现中风,都是在夏天皮肤开泄的情况下,受寒、受风、受湿引起的。所以夏天要合理使用空调

6.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jiē nüè)

如果违逆了夏季的养生规律,不能使阳气旺盛起来,那就会伤心脏。因为西医认为心为火脏,心气通于夏。如果阳热之气不能发散于外,而郁在内,当秋凉之气束缚于外时,就很容易产生寒热往来的症状,症如疟疾。

7.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因为夏天养生没养好,秋天当收也不能正常的收,所以说奉养收气少了。人体也是这样,夏天阳气没养好,秋天阳气该当收敛了,也收不好,收不好就会产生很多的疾病。

关注@志远行,让我陪你健康前行!@快问西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