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瑜伽练习的误区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近些年来,瑜伽热开始在国内流行。

国人在练习瑜伽时,常常有一些认识和观念上的误区,因而出现一些举动上的错误,甚至出现受伤情况。

笔者结合本人多年学习研究,给朋友简单引见一下什么是瑜伽?应该怎样练习?

瑜伽是一种陈旧的印度心身调理的技术,它起源于更陈旧的印度禅。

禅是古印度文明创建者,当地土著居民黑肤色的达罗毗荼人创建的一种生活方式,好像我们中国的闭目养神,只是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出现与印度旱季炎热的天气有关。印度土著居民观察到炎热中的动物采取趴伏不动的方式,遭到启发创建了生活禅,禅的本意是“静心止虑”,就是心停下来,禁止一切思维活动。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心静自然凉”,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严酷高温天气练习禅可以让练习者体验到些许凉意。

由于练习禅会引起一些奇特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比如生理上会引起胃肠等脏器活动加强(现代生理学告诉我们,由于长时间静心可以导致副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内脏活血管开放和一些内脏器官特别是胃肠蠕动加强),心理上会出现幻觉(现代心理学剥夺感觉实验告诉我们人的心会静极思动,练习禅要求关闭所有外部感觉,相当于剥夺感觉输入,故而容易出现幻觉),古人当时没有现代人体科学知识来解释,于是就把禅奥秘化,尤其长时间是练习禅可以出现幻觉,更是投合了印度宗教灵魂说,他们认为这是灵魂出体的最好证据,于是他们把禅引入宗教,禅开始演化成长宗教修行的实践手段,宗教禅诞生了。

公元前1500开始-前900年,也就是晚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入侵印度,降服土著,初步建立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带来本人的宗教婆罗门教(后来被英国人称为印度教)。在和印度原住民达罗毗荼人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雅利安人逐渐吸收了印度宗教禅的文化思想,开始把禅引入婆罗门教,作为婆罗门教的宗教修行手段和宗教理论的基础。

后来,几乎所有的印度宗教都把禅引入本人宗教,作为宗教修行手段。

印度宗教哲学认为,我们的灵魂解脱在于“不生”,就是死了以后不在轮回投胎,这样灵魂就在极乐世界永生,体现“真、知、乐”。而引起我们灵魂不断投胎的缘由是肉体的物质愿望沾染了灵魂,为此我们必须控制心,让心处于静止形态才能不受肉体愿望沾染。

随着婆罗门教一些理论大师的相继出现,在婆罗门教“禅”开始逐步演变成“瑜伽”这个词,瑜伽的本意是给心套上“车轭”,也就是车辕前端用以扼牛马之颈的器具,意思是对心进行控制的意思。

可以说瑜伽的本意是对心进行调控,使心静止下来是目标。

现代社会类似做体操的瑜伽动作只是瑜伽后期的一个流派。

现代人练习瑜伽的误区

一,有些朋友总喜欢说“我要去印度学传统瑜伽”,其实瑜伽在印度的五千多年发展历史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请问哪个时辰的瑜伽是传统?

二,片面理解瑜伽就是做动作,拉韧带,忽视了瑜伽的本意是对心进行调控。

三,特别注重拉韧带练习,加之练习过程急于求成,导致很多练习者受伤。国外研究表明,瑜伽练习者受伤比率非常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