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职场实用技能:公务员在单位怎样当好“一把手”,这些智慧要具备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把单位和部门的正职领导干部称为一把手。这一称谓既生动贴切又意味深长。一把手的“把”有什么深刻含义?怎样当好一把手?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细心揣摩、科学把握。

“把”好一个舵。

俗话说,大海航行靠舵手。对于一把手来说,把舵就是定准方向、明确目标,把所领导的单位带到应有的位置和高度。可喜的是,当前大多数一把手都能把住勇创先进的航向,只争朝夕、开辟进取,整个单位呈现一派奋发争先的景象。可有的一把手却放弃了“把”舵,随大流、跟风走,求稳怕“冒”,甘居中游,整个单位给人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印象;还有的一把手将舵“把”歪了,热衷于出风头、出“政绩”,导致整个单位浮躁浮夸、华而不实。所以说,一把手的基本功是把舵,只要成为把控单位正确航向的好舵手,才能夯实“把”的基础。

“把”好一道关。

把关是一把手的重要职责,不会把关就算不上一把手,把关不严就不是合格的一把手。能否把好关,反映一把手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觉悟。一把手应把好政治关,在严重决策上与党地方保持一致,不做违背政治准绳的事;把好经济关,在严重开支和严重工程项目上严格执行财经制度,不犯经济错误;把好用人关,凭政绩用干部,不搞任人唯亲的小圈子;把好作风纪律关,纪律严明,令行禁止,带头反对“四风”。一把手把好了这些关口,就能为本单位本部门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把”好一盘棋。

能否盘活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棋局”,很能体现一把手的领导艺术和领导水平。为此,一把手既要把握好民主集中的“度”,保证权力分配的科学性,实行大胆放权和用权受监督并举,发挥每一位班子成员的特点、特性和特长,构成班子的合力;又要把握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情绪和动态,适时引导、及时提示,防止出现不利于团结的现象;更要维护单位的全体抽象,把握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能因为局部利益损害全体利益,不能因为本单位的问题影响全局发展。

“把”好一块阵地。

一把手担任的单位好比一块阵地,党把这块阵地交给了本人本人就要尽心尽责“把守”好。这个“把守”,基本前提是不能出乱子,不能给党和人民抹黑;基本要求是让党的政策落地生根,使群众感遭到党的温暖;基本定位是创造性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把党的准绳要求变为与本单位实际相结合的具体措施,彰显党的方针政策的巨大威力。

做好一把手,还必须掌握好“把”的界限,分清哪些能“把”、哪些不能“把”。

有的一把手以为本人是“老大”,把单位当成“领地”而为所欲为,把公权变成私权而我行我素,把本人的话当政策而狂妄自卑,把单位变成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这种唯我独尊的权力把持很危险,往往导致一把手“不得善终”。此外,一把手该当抓全局、谋大事,善于抓大放小。但有的一把手生怕大权旁落、显不出本人的地位,于是“把”权、“把”财、“把”物、“把”人,事无巨细,什么都“把”,结果什么都“把”不好。这说明,当好一把手是一门学问,也考验人格、人品和思想境界。优秀的一把手,都能“把”住纪律的底线和法律的红线,“把”住执政为民的关口,“把”住党和人民事业的阵地,从而能创造辉煌业绩、得到群众爱戴,无愧于一把手的称谓。(摘自人民日报,原文标题:一把手怎样名副其实 作者:侯立虹)

相关文章推荐:

公文写作干货又一轮,12个关于“责任”金句,用在讲话稿中杠杠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