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宋王朝那些奇葩事(四十五)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宋王朝那些奇葩事

(四十五)

草根名将韩世忠

韩世忠在南宋时,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在一起,称之为宋王朝的“中兴四将”。

宋哲宗元祐四年(1090年),韩世忠出生在延安(今陕西绥德)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民家中,这个有着西北汉子特有性情的韩世忠,从小就“鸷勇过人”,并十分正义而不拘小节。崇宁四年(1105年),15岁的韩世忠以“敢勇”招募,入延安军籍与西夏作战。不久,因作战英勇而成为一名低级武官。

这是一次特殊的战役。银州城坚固而守军顽强,大部队攻了许久都没攻破。是韩世忠引本部人马,硬将城攻破,并杀死守将。韩世忠将敌人守将尸体抛出城外,使大部队大受鼓舞,一举破城。这次战役,韩世忠名声大振。后又连连获有战功,诛西夏监军驸马。虽然战功显著,但主帅童贯,却并不注重这位年轻的低级武官。

政和八年(1117年),韩世忠随鄜延路总管刘延庆抗击西夏,韩世忠在战役中有杰出表现,凭战功补官进义副尉,进武副尉。

宣和二年(1121年)韩世忠 在北宋与金联合灭辽的战役中,以50名士兵击败辽军骑兵二千,威振一时。是年,韩世忠与王渊征讨江南方腊,击败了声势浩大的方腊起义军,并在杭州的战役中立有大功,被王渊称韩世忠为“万人敌”。方腊兵败,韩世忠乘胜追击,将方腊与其妻儿以及他的军师一举俘获。官拜承节郎。看来民间所传说的“武松独手擒方腊”,及《水浒传》中,施耐庵写的鲁智深擒方腊,都是编造的。

宣和七年(1125年),韩世忠在剿山东、河北盗贼时,多次立有奇功,积功转拜武节郎。

靖康元年(1126年),韩世忠在溶州黄河桥抗击金兵,主将梁方平溃逃,韩世忠引兵突围,焚桥后再退开封。后韩世忠在抗金名将李纲手下为单州团练使。在协助王渊守赵州时,被数万金兵困于赵州城。有人向韩世忠提议弃城逃跑,被韩世忠拒绝。是夜,韩世忠趁雪,率勇士三百突袭金兵,金兵溃退。此役后,韩世忠升为前军统制。

靖康之变后,康王赵构至赵州,韩世忠引本部至赵州,与众将拥护赵构为帝。金兵兵犯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韩世忠又在南京应天府击退金兵,扈从赵构至南京登基。后受赵构注重,成为一方大员,为南宋的次要支柱。

建炎二年,韩世忠已升为定国军承宣使。后赵构逃往扬州,韩世忠率部也转战至扬州。其间,韩世忠晓以大义,使李成十万之众归降。

苗刘兵变,韩世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如果韩世忠迷恋权势,偏向苗傅、刘正彦,南宋的历史必将改写,或早已分崩离析,国不复存。是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韩世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才有了后来的南宋。

韩世忠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成长为国家的栋梁,这和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当然也和他本身的机遇分不开。是抗金,成就了韩世忠。特别是在拥立赵构为南宋之主时,使本人成为了“从龙之臣”。但宋统治者从建国初就对武将不信任,因而韩世忠等武将们注定走不了长远。这是韩世忠的悲剧,也是历史的悲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