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古代除夕夜的五个奇怪习俗,你看你晓得几个?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春节要到了,以史为鉴感激各位读者一年来的支持,特此在这里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新春愉快!阖家欢乐!猪事顺利!

这一期以史为鉴跟大家聊聊古代人过除夕的一些有意思的习俗,供大家长见识或者开心一乐,希望大家喜欢。

一、祭长恩

天一楼藏书阁

祭祀长恩是一个比较冷门的除夕习俗,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祭祀长恩,基本上在除夕祭祀长恩这个习俗都在古代读书人群体中流传。

长恩听说是主管书本、简牍的鬼神,在除夕当天,口中念着长恩的名字祭祀他,长恩就会保佑读书人的书本和简牍等不会遭到老鼠咬、蠹虫蛀。

最早出自五代末宋初吴淑的《秘阁闲话》:“司书鬼曰长恩,除夕呼其名而祭之,鼠不敢啮,蠧鱼不生。”

1901年2月18日除夕,鲁迅还写过一篇《祭书神文》,其中有一句“会嵇戛剑生等谨以寒泉冷花祀书神长恩——引蠹虫之求游”,“戛剑生”就是鲁迅几百个笔名中的一个。

二、打灰堆

打灰堆

打灰堆的传统在宋代范成大的《腊月村田乐府序》中有过描写,就是在除夕夜,天将要亮还没亮,鸡刚刚要叫的时候,家里的女人要拿着棍杖去击打家里积肥的粪堆,一边击打一边念念有词,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大发利市等等。这种习俗就叫做打灰堆。

其实打灰堆的传统最早是来自《搜神记》中的一个灵异故事:

传说一个叫做欧阳明的小商人在路过彭泽湖的时候,突然碰到湖神青洪君摆宴席,于是莫明其妙接受了邀请前往湖底,在宴席上酒酣耳热之际,湖神问欧阳明有什么想要的,都可以答应他。

欧阳明隐约听见有人跟他说:要如愿,要如愿。于是就跟湖神说:那我就要如愿吧

湖神听见这个要求,很痛苦的答应了,原来“如愿”是湖神最喜欢的一个妃子,她不但聪明美丽,还有许多神奇的法术。在如愿的协助下,欧阳明短短几年就成为了大富豪。但是欧阳明有了钱却开始嫌弃如愿了,甚至经常用棍棒家暴如愿。

有一次如愿受不了家暴,一头钻进粪堆中消失了,欧阳明再也找不到如愿。后来用棍棒击打粪堆寻找如愿的故事就逐步演变成为打灰堆祈求如愿出现,祈福新年的传统了。

宋代范成大在《腊月村田乐府序-灰堆词》中写道:除夜将晓,鸡且鸣,婢获持杖击粪壤致词,以祈利市,谓之打灰堆。此本彭蠡清洪君庙中如愿故事,惟吴下至今不废云。

三、卖痴呆

卖痴呆

除夕要卖痴呆的习俗也是出自范成大的《腊月村田乐府序》,范成大写道,除夕夜的时候小朋友纷纷跑到街上嚷嚷着卖痴呆,意思就是把本人的痴呆转移给别人。

听说这是宋代吴中地区的风俗,因为宋朝时大家都认为吴地人多出痴呆,所以吴中的小孩子们都非常忌讳。到了除夕的时候,纷纷上街叫卖痴呆,希望把本人痴呆卖给别人去。

"分岁罢,小儿绕街呼叫云:卖汝痴!卖汝呆!世传吴人多呆,故儿辈讳之,欲贾其余,益可笑。"--范成大《卖痴呆词》

四、踩岁

踩岁

清代的时候,到了除夕晚上,要在家里院子中铺上芝麻杆。就算芝麻杆不够,也要在门口、通道、等但凡是人要行走的地方,铺上芝麻杆。

在腊月里,专门有人在集市上出售芝麻杆。

到了除夕夜,一家人要踩在芝麻杆上,跟鞭炮一样劈啪作响,这个风俗就叫做踩岁。寓意着把秽气都赶走,新的一年里万象更新。

除夕自户庭以至大门,凡行走之处遍以芝麻秸撒之,谓之踩岁。--《燕京岁时记》

五、辞岁

辞岁

清代《 燕京岁时记》里面提到,在清代的时候,古人拜年是在除夕这一天,叫做“辞岁”。

而且在除夕当天辞岁的时候,有条件的还要穿着蟒袍补褂去走亲访友,叩见长辈。最次要的一点,当年新婚夫妻,在除夕这一天必须要到岳父家拜年辞岁,不然就是大不敬。

凡除夕,蟒袍补褂走谒亲友者,谓之辞岁。家人叩谒尊长,亦曰辞岁。新婚者必至岳家辞岁,否则为不恭。--《燕京岁时记》

这五个古代除夕的习俗,是不是很好玩?如果喜欢更多的历史故事,请关注我哦。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材料/《燕京岁时记》、《腊月村田乐府序》、秘阁闲话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