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
人工圈养大熊猫们的
一举一动正遭到“空前关注”,
“云端吸猫”视频风行各大自媒体平台,
成为新晋解压良方,
就连国民女神舒淇也婉言爱上了
“萌萌哒”“很疗愈”的熊猫吃播。
同时,动物园、风景区成抢手打卡点,
熊猫界“顶流”们的圈舍前人潮汹涌,
即便不得已采取“定时限流”的方式
“排队一小时,看猫3分钟”,
人们依旧乐此不疲。
热闹之下,一种昔日颇为低调的职业也突然受捧——能日日与萌兽们近距离接触的“大熊猫豢养员”。
前不久,位于江苏常州溧阳南山竹海景区的熊猫馆因招聘大熊猫豢养员一事上了热搜,“#招聘大熊猫豢养员数百份简历零录取#”,十六个字引发人们的一连串疑问:
为什么大熊猫豢养员这么难招?他们的日常究竟是怎样的?如何才能做好这份工作呢?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江南的竹海,看望两位年轻的大熊猫豢养员,揭开了这一人气职业的奥秘面纱。
大熊猫的粪便,要掰开来细瞧
大熊猫的家乡在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云雾缭绕,竹林青翠。数百万年以来,为顺应环境逐步改变食性,大熊猫一步步演化成了如今以采食竹子为主的熊科动物,它们每天进食的食物里,竹子就占了90%以上。
在江南,浙江安吉的“中国大竹海”和江苏溧阳的“天目湖南山竹海”同样万竹参天,漫山遍野长满了茂密的竹子,自然也是圈养大熊猫的理想之地。长住于此的大熊猫们,每天都有新鲜的本地竹享用。
清晨五点半,江苏天目湖南山竹海熊猫馆的值班豢养员李子潇便起床洗漱,本人还顾不上吃一口东西,就去给大熊猫“华丽”和“星安”预备早饭。
“现在是冬春之交,正是吃水竹的季节,景区笋园的雷竹笋也开始冒头了,我们会和工人们一起给大熊猫挖笋吃。”他举起水管,将提前砍好的竹竿和竹笋冲了冲水,再成捆地抱起,扛向熊猫们的室外活动场。
一批吃完了便要补充下批,一只成年大熊猫每天都要吃掉50斤左右的竹子,一天中,豢养员们需要来回扛上好几趟。
在南山竹海景区熊猫馆,游客们正在看大熊猫华丽吃竹子。受访者供图
“看它们吃,好像本人也饱了。”这位90后“熊猫奶爸”干劲十足,满脸笑意。2015年,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李子潇应聘上了天目湖景区的动物豢养员。
“来之前,我以为是养些风景区常见的猴子、仙鹤,报到第一天才发现,竟然能养国宝大熊猫!”直至今日,他还记得当初像“开盲盒开出了隐藏款”般不测、激动的心情。
预备好一天的第一顿竹子大餐后,李子潇打开兽舍的移动拉门,将“华丽”和“星安”放入室外活动场享用早餐,本人再进入夜晚它们进食和休息的室内区域,开始打扫卫生。在清理粪便前,他留神观察了一下熊猫们排出的粪便,还随机拿起一个掰开来细瞧。
原来,大熊猫们的粪便里头,有讲究。
“先看外形,如果竹竿和竹叶吃得多,粪便就是成型的青团或金黄团,如果竹笋或精料窝头吃下去,排出的就会是软便。”他解释说,一旦出现泡沫状或是果冻状的粪便,说明熊猫可能有些闹肚子了,就得引起注重,添加竹纤维的摄入量。
至于用手掰开粪便来进一步查看的缘由,则是观察能否有寄生虫。
,一旦发现有五六厘米长、肉眼可见的寄生虫,豢养员们就要给大熊猫及时服用驱虫药。平日里,每个季度他们都会给大熊猫进行定期的用药驱虫。
“其实,我们熊猫豢养员不只仅是大熊猫的‘铲屎官’,更是看护员,日夜照顾的同时,也要随时察看它们的健康形态,作出应对。”李子潇说。大熊猫在排黏、假孕等生理周期到来时,也会一反常态,变得不爱吃也不爱动。每当这个时候,豢养员们总会愈加忙碌,想尽办法加强它们的食欲,陪护在它们身边,直到不适过去。
要蒸四小时的“爱的配方”
大熊猫们都是“直肠子”,吃得快,排得也快。
原来,它们的始祖是食肉的,虽然慢慢演化成了吃素,但它们依旧保留了典型的肉食性消化系统——没有盲肠,肠道较短,无法像大多数食草动物一样消化植物纤维,只能吸收汁液中的养分。
成年大熊猫都是两三百斤的庞然大物,如何能维持本身生理需要?靠的就是“多食多餐多睡觉”,添加摄入,减少消耗。所以,大熊猫的作息和人挺不一样的:
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吃东西上面,吃饱了心情好,就溜达溜达、爬爬树、摆弄下玩具,没心情或累了,躺下倒头一睡,直到再次被咕噜噜叫的肚子唤醒,开启新一轮进食。
“它们总是吃吃玩玩一小时,再睡上两小时,几度循环,不论白天黑夜。”李子潇笑说,这般慵懒闲适的生活形态,着实令人羡慕不已,但也给豢养工作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即便到了夜里,也得留下一个人值班。
在南山竹海的熊猫馆,豢养员休息的木屋与大熊猫的兽舍间只要一条过道的距离,每隔几小时夜班豢养员就要起夜巡视,察看熊猫们的形态,如果竹子吃完了,就要及时添加。“大熊猫的视力不好,就像人的近视,大约在裸眼视力4.8的程度,但是它们的嗅觉非常灵敏,晚上如果饿了,不开灯也能找到竹子啃起来。”
在不停为“华丽”和“星安”添置竹子的同时,为了均衡膳食、添加养分,豢养员们还会定时定量投喂洗净切好的苹果、胡萝卜,以及一种特别制造的“精料窝窝头”。
这是一种棕黄色的实心大糕点,需豢养员们每天亲身做。用大米粉、玉米粉、黄豆粉、白糖、盐等兑水揉成团,中途再打个鸡蛋进去,隔水蒸上4个小时,安全健康无添加剂,李子潇把它称为“爱的配方”。
“窝头的味道我也尝过,淡淡的扎实的口感,蛮不错,咬起来就像个硬蒸糕。”他说,虽然竹子才是主食,但是精料窝窝头是圈养大熊猫们共同的偏爱。每天早上10点、下午2点、5点,豢养员都会给熊猫们切好6至8两的窝窝头,送到嘴边。
“我们需要控制好量,每天给每只大熊猫吃1200克的窝头,虽然它们喜欢但也不能吃太多,还是得以竹子为主。”李子潇宠溺地说。
当冲动过去后,很多人选择了放弃
铲屎、消毒、挖笋、
做窝头、运竹子、独自守夜
……
做熊猫豢养员,
是个辛苦的体力活。
上个月底,李子潇的一名豢养员同事因为身体缘由辞职离岗,南山竹海景区公司的人力部门随即放出了招聘启事。令他们惊异的是,与前几年不同,这一回,伴随熊猫热度的持续发酵,本来少有人问津的岗位突然人气爆棚,最多的时候,一天就收到了280份简历。
奇怪的是,一时间,数百份简历背后的录取率竟然为0,引得一众网友纷纷惊呼“最高不可攀的岗位竟是大熊猫豢养员”。
对此,“知情人士”李子潇笑了。他告诉记者,其实并不是这份工作的门槛太高,只需有畜牧或农校的相关专业背景,豢养熊猫所需的专业技能都可以在入职后跟着团队快速学会,而对于有相关豢养经验的老手,则会进一步放宽学历的要求。
“我们向几位投来简历的年轻人都抛出过橄榄枝,只是,当详细了解了工作内容以后,他们犹疑了一下,都选择了放弃。”他说,“特别是女生,一听说要独自留在景区山上的小木屋里值夜班,基本都会打退堂鼓。”
的确,离开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到僻静的竹林深处日夜看护大熊猫,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更何况,这份工作薪酬并不算丰厚,每个月到手大约五千块钱,全年做六休一,不只法定节假日不休,越是节假日还会越忙。
当为大熊猫而“狂热”的冲动劲头逐步过去后,少有人情愿真正赴约。
但李子潇却把这个人生第一份工作坚持了下来。“我的老家在500公里开外的江苏徐州,跑到这里来养国宝,我觉得挺幸福的,空气清新,熊猫可爱。”他笑说,前两年,本人还把奶奶从老家接来这里养老。如今,他已打算在附近的天目湖镇买房定居。
情投意合的人,总是有的。李子潇欣然告诉记者:这两天,馆里的新豢养员总算是招到了,是个男生,老家贵州,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本科生,不日便会入职报到,开始专业的培训。
看来,“华丽”和“星安”又多了一位宠爱它们的“新奶爸”,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它们就像十几岁的孩子
熊猫豢养员这般辛苦的日子,安吉竹博园熊猫馆的85后馆长诸康乐一过就是十二年。从最后的“安安”“吉吉”,到如今的“庆仔”“珍巧”“珍好”,他已陆续照顾过8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借展在安吉的大熊猫了。
当记者在大熊猫室外活动场的围栏边碰见诸康乐时,他正一边查探着熊猫的进食形态,一边帮安保人员维持参观次序。最近游客多了不少,此时几位小学老师正带着一整个班级的同学驻足在这里。“一旦发现有投喂熊猫、攀爬围栏等行为,一定要第一时间阻止,如果游客投的食物真的进了场,就通知豢养员,立即想办法取出来。”他叮嘱保安。
眼看人流逐步疏散,诸康乐这才松了口气,转过头来。只见他的左面颊上起了几道红红的划痕。“不打紧,前几天扛竹子的时候,被竹叶边划起的。”他解释,平日里熊猫豢养员们总是戴着手套工作,就是预防被竹子的锋利部位割到,“这不,防不胜防,难免的。”说完,他憨厚地笑了起来。
安吉竹博园独一的雌性大熊猫珍巧正在啃食当地产的红竹竹竿
作为一位入行十余年的资深熊猫豢养员,诸康乐对于熊猫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在他眼里,不论是步入老年的庆仔,还是正值壮年的珍巧珍好,每一只成年大熊猫都好像一个十几岁的人类孩子,有不同的个性。
“庆仔特别聪明,对于豢养员的指令总能精确完成;珍巧是这里独一的女孩子,有时乖巧有时调皮,有本人的小心思,龙凤胎弟弟珍好虽然好动,但胆子比较小,最害怕打雷了。”长久的陪伴看护之中,诸康乐对熊猫们的性格已了如指掌,只需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他就能猜到它们的心中所想。
春光暖暖,远处吹来了一阵清风,正在啃食安吉本地红竹竿子的珍巧忽然停了下来,眯起眼睛听了一会儿风,再继续左一口,右一口,用牙一条条撕掉外面的竹皮,嚼起里面的竹肉。
“像不像一个小淑女在啃带皮的甘蔗?惬意得很。”诸康乐说,最近的珍巧格外爱吃竹竿子,不怎样吃竹叶。眼见它手中的竹子不多了,他便喊上徒弟,去后屋挑出竿子脆嫩、少长叶子的竹子,给珍巧送了过去。
馆长诸康乐端着精料窝窝头,正在观察熊猫采食情况。
套着熊皮的“老友”
让大熊猫们保持快乐,是诸康乐放在心上的重要之事。
。
“我这里的几只猫都不爱水,如果竹子不好吃,或者下雨天觉得烦,它们就会上树‘思考熊生’。”诸康乐说,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揣摩着本人去四周的山上劈些不一样的竹子,给“猫”们换换口味,换换心情。
而每年的8月、9月,庆仔和珍巧姐弟过生日的时节,诸康乐还会带着豢养团队,用它们爱吃的苹果切成小片,拼出“生日快乐”的字样;再用箬竹叶包着窝窝头,搭配剥好的嫩笋,装成满满一盆的生日大餐;如果天热熊猫胃口不佳,他们还会用西瓜和火龙果给冰块染上鲜艳的颜色,变着花样,做出既好吃又好看的“生日蛋糕”,给它们庆生。
“过生日的时候它们都很开心,半个小时不到,就会把我们精心预备的东西都统统吃完。”说到此,诸康乐眼中泛起笑意。
圈养中的大熊猫,如果室外活动的环境过于单调且原封不动举动或娱乐。
虽然养的熊猫们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诸康乐也坐不住。“这几天,我看着以前给熊猫搭的木架子、做的小凉亭,总觉得还是单调了些,必需构思着改造一下了。”于是,他拿上纸笔,化身熊猫的住所设计师,站在室外活动场边构思起来:
珍巧园内有几棵高大松树,可以借势在它们之间搭建一个能攀爬的梯架;庆仔的板凳型采食架太无趣了,可以用木头加麻绳做一个能靠能躺的采食平台;珍好的园子一眼就能看到头,要多种点灌木添加奥秘感;还要在它们的草地里做些小圆孔,把投喂的竹子竖起来插在地上,而不是平铺着摊放……
养“猫”多年,诸康乐早已将大熊猫的快乐视为本人的快乐。他说,与大熊猫们待在一起的时候,心里会特别踏实。空下来时,他也会和它们说说话、谈谈心。
“它们虽然不会与你对话,但真的很聪明,看着你走过来的眼神,就透着一种亲切和熟悉。”诸康乐说,“有时候,我老有一种错觉,好像眼前的大熊猫就是套着熊皮的一个人,一位认识好久的老朋友。”
热爱可抵岁月绵长。与大熊猫们朝夕相伴的日子,他很知足。
转自:潮旧事
来源: 新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