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淘气的童年,上房檐掏老家贼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时候,最解馋的上房檐掏老家贼

“老家贼”就是麻雀,在东北我们这块区域叫“家雀(巧音)儿",不晓得别的地方叫什么名字。

小时候麻雀特别多,好像六七十年代还被当作“四害"之一被人们所讨厌,被大范围的清除捕杀。

但却似乎除之不尽,那时候人们住的多是土坯房,房顶也是苫房草铺的。

麻雀总是成群结对的草房檐子边上筑巢。几乎家家户户房上都有麻雀窝。

一飞起来不说铺天盖地也差不多,那时候人们都嫌它们叫起来吱吱喳喳的很闹挺,还以为它们偷粮食吃,所以总想着驱赶。

那时候我们这边也种谷子,是麻雀最爱吃的粮食之一。现在次要的农作物是黄豆玉米,已经没人种谷子了。

其实后来才晓得,麻雀次要的食物是虫子,属于益鸟。

而家雀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更是美味。到了晚上天一黑,我们就拿电棒(就是手电筒)去得(读一声)家雀。

那时候的草房盖的都不高,而且在主房两侧都盖有仓房,又叫下屋(无音),只需爬到下屋顶上就得够到房大山的梁檐头了。

一般情况下,麻雀好在檐头把草掏的挺深在里面做窝。也有在侧房沿做窝的,但很少。

找到雀窝,用电棒往里一照,只需雀在,一抓一个准,可能是家雀在晚上特别怕光,一照就不会动弹了。

抓到鸟,一般都扔到做饭的灶炕灰里烤了吃,那时候烧的次要是柴草,做完饭,灶里剩一下子柴灰,烤土豆烤玉米都可以。

吃起来那真感觉是世界上最香的美味。

因为那个年代人们生活都刚够温饱,很少吃上猪肉白面大米,也就过年能吃上一顿就不错了。

而且还是凭粮油票供应粮食豆油猪肉等,有时候有钱也不一定买的到。

那时候的孩子都皮实,肠胃也好,家雀烤的黑的乎,有时烤大劲了,黑炭似的照样吃的美滋美味,从不闹肚子什么的。

而现在麻雀越来越少了,大概是砖瓦房多了,草房少了不好筑窝,再一个听说是现在种地都是掸农药化肥的,把鸟基本上都药死了。

现在偶尔见到几只麻雀,听见几声鸟叫都觉得很是轻脆悦耳,很亲切的感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