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瞿秋白故居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瞿秋白故居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延陵西路188号。

现在的故居并不是他出生的地方。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1月29日),瞿秋白出生在常州青果巷八桂堂天香楼,这是其叔祖父瞿赓甫的房产。

后因种种缘由,瞿父瞿稚彬带着全家7人寄居在瞿氏祠堂东院,这是他在17岁离开常州前最初生活的地方。整个瞿氏祠堂也就是现在的故居,是常州保存完整的清代江南祠堂建筑,瞿氏宗祠占地一亩多,有东西两院,西院原存放祖先牌位,东院为秋白一家居处。

瞿秋白兄妹五人,瞿秋白是老大,下面一次是轶群(女)、云白、景白、坚白。在哥哥的影响下,3个弟弟均投身于革命洪流。秋白、景白、坚白号称瞿门三英烈,他们都是晚期革命家,有坚定的理想信心,用满腔的热血,在这条铺满血与火的道路上,倒在敌人的刑场上、同志的猜疑下、抗战的炮火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没有一人看到新中国的诞生。

兄弟三人中最早牺牲的是他的三弟瞿景白。在"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中,他英勇地走在学生示威队伍前列,带头呼喊口号;在租界法庭上慷慨陈词,驳得法官哑口无言,被迫释放。后来受组织派遣,景白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适值六大在莫斯科举行,组织上派他与会担任秘书。会后,他又和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的哥哥瞿秋白一道合编了《中国职工运动材料汇编》一书,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工人运动的情况。不久之后,景白在公开反对王明等人的宗派活动时遭到残酷迫害,1929年屈死于莫斯科,年仅23岁。新中国成立后,被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

兄弟三人中第二位牺牲的是瞿秋白。秋白之死广为人知,红军长征后被留在苏区,1935年2月26日在福建长汀县水口镇小径村被国民党军队逮捕。同年6月18日清晨秋白身着黑色中式短褂,白色齐腰短裤,向围观的人群浅笑告别。途中,他唱着本人翻译的《国际歌》走上刑场上,盘膝安坐在碧绿的草地上,从容不迫地向刽子手点头说:“此地甚好”…… ,在罗汉岭从容就义,时年36岁。

瞿秋白幼弟瞿坚白,在秋白牺牲后,决心承继哥哥遗志。奔赴延安,投身革命。1943年5月14日,在太行根据地河北武安百草坪反日军“扫荡”中壮烈牺牲,正好30岁。《新华日报》(华北版)在报道中说:本报特约通讯员瞿坚白同志,不幸在这次反“扫荡”中殉难,他是革命先烈瞿秋白之弟,1940年即自动担任本报通讯工作,采写搜集群众对党报之要言与意见,随时转告,此次牺牲,实堪悼惜!

与瞿秋白、瞿景白、瞿坚白三兄弟有所不同,瞿云白在历史上的色彩是十分驳杂的。

上海大学学习期间,云白被调派到上海总工会参加革命工作,经历了大革命时期许多重要活动;1925年被派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因学习成绩突出,毕业后就在联共(布)的地方出版局担任翻译。1930年云白奉命回国,在上海参加党的地下工作,是中共开展地下出版工作的重要一员。土地革命时期云白被捕“反省”,终于与他的兄弟走上了一条相反的道路,被安排在中国人民大学担任俄文译员,后因受历史问题在政治运动中屡受冲击,于1958年病逝,56岁的瞿云白走完了他的一生。

瞿轶群解放后居住在杭州,上世纪70年代末曾上书中纪委第一书记陈云,要求为瞿秋白恢复名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