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为国而战却横遭猜疑,被迫以死明志的苏联将军利久科夫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942年7月25日,一辆熊熊燃烧的KV重型坦克边上,苏联少将亚历山大·伊里奇·利久科夫奄奄一息的躺在那里,身负轻伤的他已经走到了生命尽头。在人生的最初时辰,他内心充满了不甘,他是一名坚定的布尔什维克,他曾参加过国内和平,也在苏德和平中奋勇作战,在莫斯科战役中更是履立功勋,近卫莫斯科第1步兵师就是他一手带出来的部队。然而,他最终得到的不是上级的信任和嘉奖,反而是猜疑和调查,这让他只能用鲜血和生命证明本人忠实洁白

为什么这位久经考验的老布尔什维克会横遭这等不幸呢?只因为他被扣上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弗拉索夫分子。

久经考验的布尔什维克

利久科夫是一名坚定的布尔什维克,他在1919成为苏共党员并参加了苏联红军,在国内和平时期他先是从排长做起,后又参加了斯摩棱斯克炮兵指挥人员训练班,随后在1921年苏联红军平定安东诺夫匪帮时担任炮兵主任和副装甲列车长。国内和平结束后他又在指挥人员进修班担任讲师,1931年在苏联红军配备部工作。可以说,早在他成为一名装甲兵将领之前,利久科夫就和许多成长于国内和平时期的苏联军官一样,是一名饱经考验的布尔什维克了。

1934年则是利久科夫人生转变的那一年,这一年他成为了独立坦克团团长,此时苏联的装甲部队刚刚起步,能在此时成为坦克团的指挥官足以说明他的能力。不久之后他又出任坦克旅旅长一职务,并在这一任期上工作了到了1940年,随后短暂的担任了苏联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学院教员。作为军事学院的教官,利久科夫的能力是极佳的,他为苏联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坦克兵学员,这些人未来的苏德和平中将成为苏联红军的骨干。

在苏德和平迸发前,已经是上校的利久科夫担任了隶属于苏联第5机械化军的第37坦克师的师长,该师在和平初期与德军多次血战,虽然最初突出重围却也几乎伤亡殆尽,第37坦克师自然也逃脱不掉几乎全灭的结局。但利久科夫本人并没有撤往莫斯科,而是在第聂伯河河岸区域通过收拢残兵的方式聚集起了一支部队参与了7月份迸发的斯摩棱斯克战役。利久科夫的这支部队在当时被称为“利久科夫混成支队”,支队的任务是确保在斯摩棱斯克附近战役的部队的所有必需品的运输通道,必要时保证他们有撤离的通道。

这一任务利久科夫完成的非常出色,在当时一片混乱的情况下他通过聚拢第5机械化军的残部和一些来自其他部队的残兵构成了一支强劲的作战部队。虽然支队只拥有15辆坦克和少量的步兵,而且长期处于孤军奋战的形态,可德军却根本拿他没有任何办法。铁木辛哥曾对利久科夫有很高的的赞誉,认为利久科夫是一位可靠的指挥官,曾被派往视察支队的列夫·多瓦托尔少将也对利久科夫拍案叫绝,认为应该给予利久科夫奖励和晋升。

也是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利久科夫遇到了本人的老朋友,被派往亚尔采沃地区作战的罗科索夫斯基少将,两人在过去就已经是关系极佳的朋友,如今利久科夫能在罗科索夫斯基麾下作战,两者的合作也算是相得益彰。在之后的战役中利久科夫屡立战功,罗科索夫斯基接管第16集团军后,利久科夫的混成支队也被改编为了莫斯科第一摩托化步兵师,而这份命令则是由铁木辛哥元帅亲身签发的,标志着元帅本人对利久科夫的信任。

这个师在当时是个空架子,利久科夫通过收拢溃败的士兵结合补充来的部队,迅速将这个师变成了敢战之师。很侥幸的是该师在未来参加了叶尔尼亚反击战,在战役中这个师表现得非常出色并获得了近卫称号,也就是后来的近卫莫斯科第一摩托化步兵师。而利久科夫本人也因为出色表现而被晋升为少将,不只荣获了苏联英雄称号,还被升迁为近卫第2步兵军的军长。

以死明志的悲情将军

毫不客气的说,在当时利久科夫是一位冉冉升起的将星,在经过了许多艰苦的战役后,上级再次对他委以重任,任命他为第20集团军副司令。按道理说,这本该是利久科夫军事生涯的一个新阶段,但不幸的是这次任命成了一次灾难。坦率的说,第20集团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表现是十分出色的,11月的战役中该集团军曾拼死挡住了德军装甲集团军自莫斯科背面发动的进攻,并最终在第1突击集团军的援助下将德军挡在了莫斯科运河一线。而在之后的莫斯科战役反击阶段里,该集团军也从沃洛科拉姆斯克向西突破,让德军体会到了苏联红军真正的力量。

可惜,该集团军在当时的指挥官叫做弗拉索夫,就是苏联历史上那个最臭名昭著的叛徒,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弗拉索夫。弗拉索夫在1942年3月被调至沃尔霍夫方面军担任副司令员,兼任第2突击集团军司令。不久之后沃尔霍夫方面军试图为列宁格勒解围,但解围攻势失败,第2突击集团军也被德军合围,第2突击集团军苦战至6月宣告瓦解,弗拉索夫也被德军俘虏,这位颇受斯大林器重的弗拉索夫将军很快就在战俘营中变节投敌了。

弗拉索人能否会受弗拉索夫影响,在未来的某一时辰叛变投敌呢?没有任何犹疑,斯大林立刻命令内务部担任人贝利亚开始严抓军队中的弗拉索夫分子,要求对这些人进行最严格的审查,这其中就有曾是弗拉索夫副手的利久科夫。

彼时是1942年7月,利久科夫本人正指挥着新成立的第5坦克集团军和德军奋战,试图组织德军对沃罗涅日一代的进攻。很遗憾,第5坦克集团军成立的太过仓促,部队磨合没有完成,部队配备战役力都较差,面对德国实力强劲的第9、第11装甲师,该集团军表现并不出众。在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的回忆录里,苏联统帅部在7月15日下令解散第5坦克集团军,利久科夫则被降职为了第2坦克军军长。

罗科索夫斯基本人在回忆录里没有过多的阐述利久科夫的死,只是简单的解释了为何要解散第5坦克集团军,理由是利久科夫本人尚不具备指挥一个集团军的能力,只能担任一个坦克军的军长,以及苏军本身也没有组织如此大规模的装甲部队的经验和能力云云。而对于利久科夫的死,罗科索夫斯基只表示令他深感痛惜,并且隐去了他早就认识利久科夫这一点。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罗科索夫斯基考虑战后苏联复杂的政治环境,有意的隐瞒了利久科夫死亡的真相——利久科夫是为了自证洁白而选择了死亡。

利久科夫晓得本人已经被上级盯上了,他也晓得本人被怀疑是弗拉索夫分子意味着什么。在苏德和平初期,许多将军都担心本人莫明其妙的被逮捕和审讯,惊慌失措和政治上的不可靠可是重罪。上级现在只是给他降职,那未来会怎样样呢?利久科夫不敢去想,他独一能做的就是设法在战役中证明本人洁白,而他的办法就是在战役中乘坐一辆KV重型坦克奋勇向前,希望这样可以让上级相信他仍旧是一个忠实的布尔什维克。但若他死在战场上,那最最少他也可以用死亡来证明本人忠实了。

结语

就这样,利久科夫将军在1942年7月25日死在了战场上,他用生命证明了他对苏联的忠实。但令人寒心的是苏联统帅部都认为他叛逃了,因为没有人找到利久科夫将军的尸体,所以他们宁愿相信利久科夫已经叛逃了,甚至询问在利久科夫侧翼作战的卡图科夫,要求其回答利久科夫能否可能叛逃?直至利久科夫的遗体被人发现,苏联方面才收回了本人的怀疑,承认利久科夫为国光荣捐躯了。可这又有什么用呢?忠实英勇的利久科夫死了,死于无故的猜测和怀疑,带着委屈和不甘在烽火中结束了本人的生命,享年42岁。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