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8日讯(记者秦璟 通讯员曾建)通过建立人员底本,联动网格队伍每日线上线下排查的方式,汉阳区晴川街道华园社区在居民返汉前就将疫情防控最新政策和温馨提示电话送达,对出差居民动态做到“每日掌握”。长效沟通下,如今连居民都养成了“人未归,电话达”的习惯。
彭戴君正在电话联系出差在外的居民。记者秦璟 摄
几日前,居民王晨(化名)的丈夫还在外出差时,就接到了第七网格担任人向明荣打来的电话。人口底本显示,这户人家属于经常长途出差的情况。向明荣将最新返汉政策电话告知给他,并在电话里提示他做好个人防护。10月7日,王晨的丈夫预备归家,王晨便自动联系向明荣报备了行程。
“接一个电话只用花几分钟时间,但在协助我们提前做好行程安排上来说很重要,心理上也有个预备。所以在回家之前,自然而然地就想到自动给社区打个电话,报备行程。”王晨说。目前,华园社区已经为王晨一家联系好了机场车辆和人员,做好闭环接送预备。
据了解,华园社区是晴川街道人口流动最复杂的社区。向明荣引见,她的网格里经常出差的居民有70多户。“有在省市间短途出差的,也有跨省、跨国长期出差的。加上租户,网格内人员流动情况每天都不一样,这已经是华园社区的常态了。”她说。
今年起,华园社区借助汉阳区遍访举动,为全社区4037户居民建立了“档案”,用8种颜色分别标记常住人口、租户、党员、残疾、特困、重点人员、独居老人。
在此基础上,网格担任人与网格队伍一起深入网格摸底,构成各自网格的“人员底本”。底本上,哪栋哪户经常短途出差,哪栋哪户又次要在市内各区流动,这类与出差、流动有关的基本情况记录得愈加详细。
“返汉政策一旦有更新,我们就根据人员底本,先打电话给可能在外的居民,把最新信息送过去。”向明荣说。
华园社区担任疫情防控工作的委员彭戴君补充,人员底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每日更新。她向记者展现了业主群里的今日接龙。接龙已有97位居民参与,其中一条内容写道:“某户常住2人,核酸已做,3号从黄冈回汉。”
“居民和社区已经有一种‘合作’意识了。我们做好提前服务,居民做好信息同步。再由楼栋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物业等每日上门查漏补缺。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华园社区党委书记余娜说。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使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上一篇:出土文献与《诗经》晚期书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