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皆知趋吉避凶。
《尚书洪范》中说,吉是指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也就是长寿,富贵,健康平安,品德高尚,无痛苦的离世。
凶是指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短命,疾病,忧虑,贫困,品行恶劣、地位卑微。
循环往复。
我们中国人伟大的祖先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指南,教训。这些遗产是个大宝库,可以说,只需这个宝库没有毁灭,那么什么事情中国人都是有办法的。
那么,针对当下社会的变化飞快以及个人如何“否极泰来”古圣先贤又留下什么教训呢?
一、落魄时,坚持布施
大乘佛法自东汉既已传入中国,宋朝时完全融入中华文化。大乘佛法成就的法门叫做六度,即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般若,通过这六种法门,达到盲目、觉他、觉行圆满,而布施即为六度之首。
布施分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通过布施,人们可以获得世间和出世间的利益。
有人说,本人如果尚处于落魄之中,又如何布施他人呢。南怀瑾先生是海内外很多华人熟悉推崇的文化学者,国学大师,晚年定居江苏,享誉宇内。南怀瑾居士五十年代已经家徒四壁,三餐不继,又拖家带口,这种情况可谓落魄。
《禅海蠡测》中说“运厄阳九,闭局海疆,矮物风檐,尘生釜甑”,南居士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做布施,当他看到有人没有米下锅,可以把本人仅有的米送去,有人急需用钱,他则慷慨解囊,甚至向别人借钱以解那人燃眉之急,这是财布施。
五十年代的台湾,书店里买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南怀瑾居士的很多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相继出版的,为的是民族文化传续,这是法布施。
虽然这些做法不易被大众所理解,但是布施所得的福报却是很多人熟知的。南怀瑾先生可谓五福齐全,是很多人包括笔者情愿学习的榜样。抢夺来的东西只是很短暂的属于你,而布施去的东西才会添加你的福报。
老子曰:“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二、落魄时,也要有淡泊之心
《大学》中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笔者认为,格物就是淡泊。
老子曰:“吾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笔者认为,俭也就是淡泊。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从淡泊开始,直到明志,再进一步成学,最初广才。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人如何从落魄的情况中,自立自强直到立功名于金石的指南。
当下的社会有很多人,晓得本人不想做什么,但又不了解本人要做什么,在这种境况下荒废了大好年华,实际上就是没有明志,根源是无法淡泊。在文娱,综艺,动漫,游戏中“年与时驰,月与岁去”。
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相信古圣先贤开的这两剂药方,一定能治好落魄这一小病,福报自然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