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写出优秀儿童作品的那些稀奇古怪的作家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儿童文学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作家。他们有的性情反复无常,有的喜欢穿奇怪的衣服,有的保持着很多老练的爱好,还有的不论成年多久都依然活在本人惊人的任性和孩子般的天真中……

有人认为,这些作家之所以能创造出如此精彩的作品,是因为他们的灵魂不断未曾长大。但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作品或许正是他们在成年以后,对本人童年苦难的一种弥补与疗愈。

如果你是新晋的父母,或者你曾回味过本人童年时期的陈旧书藏,你肯定很快就能发现,那些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大多都是非常疯狂的。

比如《爱丽丝梦游仙境》,虽然最初它只是一场盛大的梦境,但一切的起始点仅仅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兔子洞,接着便能一环接一环地展开一场奇幻冒险。

《爱丽丝梦游仙境》电影剧照

还有《戴帽子的猫》,那只戴帽子打领结的猫能用他的百宝箱,将小别墅变成一个没有维度界限的游乐场,连房子里普通的物件都匪夷所思地拥有了更高级的生命,继而开始翻天覆地。

原版《帽子里的猫》书封

《戴帽子的猫》电影海报

对于四、五岁或者十岁的孩子们而言,这些故事的确会赋予他们许多神圣的意义。而当你以一个成年人的视角再一次回味,你必然会惊叹,同为成年人,这些作者竟然会有那么多杰出超群的奇思妙想,以及生机勃勃的创造力。

身长五英尺,音色高亢,从未长大

有观点称,那些儿童作家们,至多是最棒的那批儿童文学作家,他们从来就没有长大过。

比如喜欢站着写作的路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爱丽丝梦游仙境》作者),他在今天如此出名,更多的是因为相比起和成年人交流,他更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而他对于儿童的行为近年来则不断遭到观察和质疑。

肯尼斯·格雷厄姆(Kenneth Grahame,《柳林风声》作者),他竟然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收集了大量玩具藏品。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柳林风声》书封

还有那位因为给孩子们写了《101 忠狗》(The Hundred and One Dalmatians,又译《第 101 只斑点狗》)而为众所周知的诱人女作家多迪·史密斯(Dodie Smith)就曾说,她觉得本人从来都没怎样长大过。

迪士尼《101 忠狗》动画抽象

不过,史密斯的身高只要五英尺,她还拥有永远好像少女一般的高亢音色,所以相比起别人,关于“从没长大过”这个说法,她或许可以拥有更多借口。

多迪·史密斯

凯·汤普森:“我是艾洛斯,我六岁了!”

听说,《小艾来了》(Eloise,1955 年风靡美国的系列童书)的作者凯·汤普森(Kay Thompson)是一个非常难相处的女人。

最有发言权的大概是《小艾来了》的插画作者希拉里·奈特(Hilary Knight)。他在汤普森试图抓住他的手并指挥他手中的铅笔后,终于举手投降表示认输。

汤普森极其热衷于“想一出是一出”。毕竟,她可以只是因为讨厌本人的戏服就辞演了《粉红豹》(The Pink Panther)中的角色。然后她去参加了为蒂芙尼调制香水的现场演出。

她有着一颗“见异思迁”的大脑,而她公司的高管之一对此感到非常绝望。

少年儿童出版社《小艾来了》书封

推介人员在宣传《小艾来了》的时候称,艾洛斯(Eloise,即小艾)的出现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无非就是每次和威廉姆斯兄弟排练戏剧但汤普森却迟到时,她都会精确地用孩子的声音来道歉。

每当有人问她:“小姑娘,你是谁呀?”,她就会回答:“我是艾洛斯,我六岁了!”

就这样,它起初只是一个排练游戏,然后变成了一出在曼哈顿广场饭店上演的女独角戏,最初,终于在 1995 年成为了一部畅销书。

但是传记作者山姆·欧文(Sam Irvin)却说,其实自童年时期起,艾洛斯就不断与汤普森在一起,她是汤普森想象出来的朋友,而艾洛斯的声音已经贯穿了她全部的生活。

当电视电影最后开始拍摄的时候,汤普森会让小演员用一本书遮住嘴巴,而她则躲在桌子下面由本人发出艾洛斯的声音。

凯·汤普森

所以,如果她不是一位作者的话,一些精神病医生可能会对此作出评论。后来汤普森对安非他命成瘾,而且瘦削得令人震惊。它们表明了她的刻薄、暴躁,还有那疯狂的脾气,其实都是她已经变得愈加阴霾的一些症状。

但是,作为一名成年女性,她身上最令人讨厌和感到乏味的,其实还是那种小女孩式的无礼。她身上的破坏能力,她的任性和倔强,还有她的反复无常——可这些又都是古灵精怪的艾洛斯受人喜爱的缘由

《小艾来了》书影

所以,当被问到本人创作女配角的灵感是来自何处时,汤普森的回答丝毫不会令人感到不测。她是这么说的:“艾洛斯就是我!全部的我!”

很多儿童作家并不喜欢孩子

玛格丽特·怀兹·布朗(Margaret Wise Brown)的名字或许不为太多人所知,但她最著名的两本书《逃家小兔》(The Runaway Bunny)和《晚安,月亮》(Goodnight Moon)一定家喻户晓。

少年儿童出版社《逃家小兔》中译本书封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晚安,月亮》书封

布朗出生于美国东海岸的一个贵族家庭,她早年接受的教育中,有一段时光是在一所瑞士寄宿学校度过的。布朗在二十几岁时成为了一名老师,并且开始写作儿童书籍。

不过,千万不要被那些传记里的细节欺骗了。布朗将她的第一笔稿费全部挥霍在了一整车的鲜花上。

玛格丽特·怀兹·布朗

她用羽管笔写作,在本人公寓的天花板上画上能在黑暗中发光的星星;她甚至在巴黎某家酒店的房间里移种了橘子树,并且将活鸟留在了那里;她还成立了一个社团,这个社团的成员可以宣布一年中的任何一天为圣诞节。

她曾与不同的男人女人有过争持

布朗与狗

而有关她的读者,布朗对着记者坦诚地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我并不是特别喜欢孩子。”

布朗病逝的时候年仅 42 岁,但她的离世和她活着的方式一样,带着她一如既往的任性和变幻莫测,还有她的无所畏惧、神采奕奕。

在法国做完一台急诊阑尾手术后,布朗为了向护士展现她当下的感觉有多么好,竟然跳起了康康舞(Cancan,一种高踢大腿的法国式舞蹈)中的一个踢步。然而就是这一踢,将一个血栓从腿部送进了她的大脑里。

他们不断在比赛

谁更像本人的作品

现在的儿童文学领域里还塞满了对竞争“谁最像本人的作品”这件事非常痴迷的作者们。

比如那个又名苏斯博士(Dr. Seuss)的西奥多·盖泽尔(Theodor Geisel,《戴帽子的猫》的作者),为了和本人的作品更像一些,他曾选择躲进一个秘密碗柜里。这个碗柜被他藏在了一个书柜后面,书柜里塞满了帽子。

西奥多·盖泽尔

而爱德华·戈里(Edward Gorey,美国著名插画家,有称其为儿童绘本鼻祖)大概很轻易的就能从他某幅插画的画框上溜下来,毕竟他总是喜欢穿拖地毛皮大衣,还一定要挂一条很长的围巾。

戈里将这些衣着元素与牛仔裤、运动鞋搭配在一起,以此来提示我们,即便他真的很“恐怖”(可他并不喜欢这个词),他的作品依然在敏锐地幽默着。

比起人类,他们更喜欢动物

虽然孩子们非常喜欢他的书,戈里却并没有回馈他们的热情。还有另一个似乎未被囊括在他庞大的猎奇心范畴(他几乎爱过从芭蕾到电视剧的一切)之内的是——浪漫关系。现实上,他还曾声称并不晓得本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

爱德华·戈里在厨房中

戈里本身也许并非孤僻避世,但晚年的他又的确是孤单的。在 2000 年去世时,他将本人的大部分遗产捐给了一家动物慈善机构,其中包括蝙蝠和昆虫。与大部分人类同伴们相比,戈里感觉本人和动物们愈加亲密。

但并非只要戈里一个人是这么想的。那个写了《精灵鼠小弟》原作和《夏洛的网》的伟大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埃尔文·布鲁斯·怀特(E. B. White)也是如此,他的一生都在疯狂地害羞。

上海译文出版社《夏洛的网》中文版书封

怀特不只只在小说中将本人隐藏在那些动物角色之后,他甚至还在 1930 年时用黛西的口吻写了几句话,以恭喜他的妻子怀上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黛西是他们养的苏格兰梗犬的名字。

这些作家到底只是古怪,还是疯狂?

儿童文学界充斥着各种古怪作家的例子。

比如,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Frances Hodgson Burnett,《小公主》作者)因为渴望有个女儿,所以给她的儿子穿上了带着荷叶花边的衣服。

拉塞尔·霍本(Russell Hoban)在他的晚期职业生涯中创作了一堆弗朗西斯绘本,而他那部被埋没了的杰作《老鼠父子历险记》(The Mouse and His Child),是在一个无与伦比的房间中完成的。

拉塞尔·霍本在他的书房中

那个房间里塞满了及腰高的书垛,还有很多他珍藏风趣玩意儿,比如一些发条玩具。霍本称之为本人的“外脑”。如果不太了解他的话,你甚至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

在爱德华·利尔(Edward Lear)的最新传记中,詹妮•厄格洛(Jenny Uglow)留意到,这个英雄般天才的艺术家、诗人、旅里手,从他的童年时期起就是一组“疯狂三部曲”。

爱德华·利尔,1887

但这些又能说明什么呢?在什么情况下这些怪癖会成为麻烦呢?

我们现在有了心理方面的专业术语与愈加严格的诊断工具,一些作者也大胆讲述了他们与本人心理健康问题斗争的故事。

J·K·罗琳(J. K. Rowling)公开了她患有抑郁症,也通过她写的摄魂怪(Dementors,《哈利·波特》中角色)展示了一名抑郁患者所经受的痛苦。

《哈利·波特》中摄魂怪抽象

而长踞畅销榜的《永远爱你》(Love You Forever)的作者罗伯特·蒙施(Robert Munsch)也公开了他患有双向情感妨碍,并且曾与毒瘾斗争。

《永远爱你》书影

自古希腊人判定了创作的灵感必定是某种神圣的疯狂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究心理疾病与创造力之间的联系。但它还是引发了诸多争议。

虽然对于大众而言,“疯狂的艺术家”可能是一个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刻板人物印象,但是今天,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在每个行业里找到患有心理疾病的从业者,从体育到科技行业都是如此。

所以,或许,我们能说的最多也只是,一定程度的感性可以让人写出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

他们从没能真正成为孩子

利尔总是对本人出生的这个世界感到不安且格格不入。幼儿时期的他就被确诊了癫痫(路易斯·卡罗尔同为难友),而且他的视力也非常蹩脚

他自小与父母疏远,孤单地长大;而成年之后又因为本人的同性恋身份,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越发被排斥孤立。

有着令人惊奇成就的莫里斯·桑达克(Maurice Sendak,《野兽国》作者,剧情电影《野兽家园》即改编于此)也是一个从小生病的孩子。当他被困在病床上时,他就将本人交给了书籍。

莫里斯·桑达克

而在大屠杀中得到亲人的经历,将一种晚期的死亡命运意识施加到了他的身上。“童年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他已经这样告诉采访者,“通常情况下总会发生一些不对的事情。”

格雷厄姆在五岁的时候得到了母亲,之后他的父亲又开始酗酒,并最终在勒阿甫尔(Le Havre,法国城市)一家寄宿公寓中身无分文地离世。

肯尼斯·格雷厄姆

布朗有一个抑郁的母亲,她的父亲则几乎没有出现过。

戈里三岁时已经有了足够的空间来教本人阅读,到了五岁时,他就已经狼吞虎咽地读完了《德拉库拉》(Dracula,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写的哥特式鬼怪小说,1897)。

迪士尼改编版《柳林风声》中有着人物行为及神态的动物

所以,与“他们从没能长大”的观点正好相反,许多儿童文学作家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无机会成为孩子。于他们而言,童年是孤单且不安全的。

也许那些儿童文学作家们在后来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弥补了这一点,但他们在生命之初瞥见的那些黑暗,恰恰成就了他们的作品。

他们和他们的作品之间有一种被阴影覆盖着的强烈反差,可也正是这种反差,才使他们创造出来的那些永久的快乐,能够在阴影之上闪闪发光。

感激今日作者 ]

单向街书店

ID_onewaystreet2013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