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儿童文学概论(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编辑 | 考文学

排版 | 考文学

一、 儿童文学

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言语艺术

3、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文娱、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古典意义的儿童文学(四品种型)

①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如 《牛郎织女》《 田螺姑娘 》 《老虎外婆》

②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 如元代卢韶 《日记故事》 、明代萧汉冲 《龙文鞭影》 、 清代程允升《幼学琼林》

③经过专门编纂的所谓‘陶冶性格次要是诗歌作品 如 《千家诗》《神童诗》

④古典文学中适合儿童特点、 现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 如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 、 《水浒》武松打虎 、《封神演义》哪吒闹海等

三、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

作家在现代盲目的儿童文学观念的指点或影响下创作的供儿童阅读的作品

四、 儿童读物

广义:包括了儿童读物

狭义:除儿童文学读物以外的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版物

五、 “ 儿童文学 ” 和 “ 儿童读物 ” 联系与区别

共性:成年人为儿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创作 、 改编 、 出版的精神产品

区别:两者性质不同,儿童文学的文学性是一种无机的 、 全体性的审美构成,而不只是传达知识内容的抽象化手段。儿童读物并不具备独立的 、完整性的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

结论: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是两个内涵和范围都不相同的概念

儿童读者是儿童文学首位的、基本的阅读者和接收者

六、成人读者接受儿童文学的次要缘由

① 成人读者是儿童文学艺术生产过程的参与者,也是儿童读者文学阅读过程的引导人和协助

② 成人读者参与儿童文学阅读也有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七、儿童读者的特殊性

①生理层面②心理层面③文化层面

八、儿童读者的多样性

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 年龄 、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 。其中 年龄因素所导致的儿童读者的多样性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九、 儿童年龄的特点

幼儿期( 3-6 岁) ,身心发展极为迅速的阶段,口头言语能力发展较快,开始学习运用清楚的 连贯性言语 表达本人的思想,他们的思维次要是带有明显的 具体性和直观性的抽象思维

童年期( 7-12 岁) ,开始掌握 书面言语 ,其思维发展则表现为,在抽象思维仍占重要位置的同时, 笼统思维 能力得以初步构成,自我意识也得到较明显的发展

少年期( 13-15 岁) , 半儿童半成人心理

幼儿文学是顺应学龄前有人的文学接受特点而创作的文学 。幼儿文学常通过对现象世界的描绘来协助他们认识事物的特点和一些简单的道理;幼儿文学也常常具有突出的游戏化倾向,这是一种充满美学意味的文学化游戏

十、 儿童文学的具体形状次要特点

幼儿文学( 3-6 岁)①抽象直观 ;②言语的音乐美 、 色彩美;③以游戏为主

童年文学( 7-12 岁)①故事性强 ;②主题思想浅显;③艺术手法加强

少年文学( 13-15 岁)①深刻性;②艺术性

十一、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即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其次要表现在纯真 、 稚拙 、 欢愉 、 变幻 、 朴素这几个方面。

纯真:例 李其美的 《鸟树》 ,几个幼儿园的小朋友把死了的小鸟埋在地里,插上一根葡萄枝条,他们认为会长成大树,会开出鸟花,会结出鸟果,鸟果熟了,会跳出很多小鸟。这种美好的愿望和想象正是儿童心灵纯真的自然流露,也构成了作品纯真之美的内在质素。

稚拙:稚拙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艺术天性,一种美学天性,也是一种富于魅力的美学特质和形状。它次要表现在 ①内容方面 ,如 安徒生 《卖火柴的小女孩》 中,一个男孩捡走了小女孩的一只大拖鞋,还说等他将来有了孩子的时候,他可以把它当摇篮使。这种生命初始和成长阶段中的 稚拙情态,是儿童文学稚拙美的次要内容。②方式方面, 如 张天翼 《大林和小林》 中的叙述言语:“ ….. 后来乔乔的鼻子常常要掉下来,后来乔乔说话的时候一不小心,乔乔的鼻子就 ‘ 各笃 ’ 掉下来,乔乔上火车的时候,乔乔的鼻子就掉下来了 ….. ”在这里,鼻子掉下来的情态由于言语不断反复的叙述组合方式,产生了一种幼儿搬稚拙的口语方式风格。

欢愉:儿童不喜欢单调的故事和乏味的叙述,因而儿童文学总是弥漫着浓郁的谐趣和欢愉之美。如 木子的童话《长腿七和矮腿八》 中,作者巧妙额运用夸张和变形手法,设置了长腿七和矮腿八这样两个浑身透着喜剧味儿的人物抽象,通过他们的对比和互动,使故事处于极不协调的滑稽形态。这种喜剧手法,形成趣味性和幽默效果,构成一种轻松,清新的欢愉之美。

变幻:儿童富于幻想和探究性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儿童文学总是更富于幻想,更多惊险色彩和神奇意味。这样就构成了儿童文学作品诱人的变幻之美。如 郑渊洁《杰克和贝塔历险记》 中,两只可爱的小老鼠当上了英勇的飞行员和坦克员,作者时而让飞在空中飞机和开在地上的坦克展开惊心动魄的大战,时而又让他们联合起来,制服猫王国的国王。作品所塑造的滑稽风趣而又神奇英勇抽象和上天入地的情节运动,展现了儿童文学的变幻之美。

质朴: 质朴美就是本色的自然 、 憨厚之美。儿童文学的质朴之美,来源于儿童生命 、 精神中所包含的质朴品格和儿童文学创造者质朴的人格质量。在儿童文学作品中,质朴既表现为作品方式方面简约 、朴素的表达风格,也表现为作品心理内含的朴素。因而,质朴拒接雕琢、矫饰和华媚,并成为儿童文学天然拥有的美学特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