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自从看了安野光雅的《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让我对童书有了新的认识。安野光雅的书,豆瓣上的评分,基本在8分以上。
这一次入的安野光雅的“空想世界三步曲”——《奇妙国》《颠倒国》《森林》,再次刷新了我对童书的认识。孩子们该看怎样的童书?像安野光雅这样的书。
安野光雅,生于1926年,2020年去世时,童书届一片惋惜。哪怕90岁高龄,安野光雅也依然保持每天6小时的创作。
《奇妙国》是安野光雅在1968年,创作的第一本绘本,也是日本绘本走向世界,不可缺少的一本书。随后出的《颠倒国》、《森林》,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了安野光雅的绘画世界。《奇妙国》、《颠倒国》、《森林》,不只让世界认识了安野光雅,也让安野光雅带着人们,多了一种童书的打开方式。
无限可能的“奇妙国”
安野光雅创作《奇妙国》,离不开“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的慧眼。松居直有次在孩子的学校里,旁听了安野光雅的课,被他的想象力、画面所吸引。当时安野光雅喜爱荷兰版画家埃舍尔的作品,就拿了埃舍尔的画册给松居直看。那是松居直第一次看到埃舍尔的作品,看完画册,松居直对安野光雅说“想做这样的绘本吧?我们来做吧”。
之后,安野光雅创作了《奇妙国》,那一年他42岁。
翻阅《奇妙国》时,总是忍不住感叹“怎样做到的?太神奇了!”扉页开始奇妙国的奇妙之旅。
蜡烛,人的影子,书籍的影子。看哪一面都成立,却又觉得不可思议。
小矮人们,在无止尽地上楼。每一个人物的表情还很丰富。
有走到崩溃的,无法地坐在椅子上捂脸。
有累到脱鞋,坐在地上休息。
有索性玩起了纸飞机的。
也有爱思考的小矮人,在地上画图,研究起楼梯的结构……别说小矮人,画外的我们,看着画里的世界,也惊讶不已。不只被画的“奇妙”所震撼,也被小矮人们逼真的抽象所吸引。
《奇妙国》中的每一页,都会带来这样的视觉感叹。安野光雅的《奇妙国》,自创了荷兰版画家埃舍尔的画法。《儿童阅读的乐趣》中提到,对于自创风格的作品,最好能将画作与原作做对比,那样会更直观。埃舍尔著名的画作:
安野光雅《奇妙国》中的图片:
有自创的地方,也有独属于安野光雅的风格。借用日本物理学家见康治对《奇妙国》的评价:
《奇妙国》中的梯子,呈现出一种独具创意的视觉空间,已经超越了埃舍尔的绘画世界,成为安野光雅本人独创的富于变化的世界。
《奇妙国》当时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展出时,荷兰的编辑也被这本书吸引,并且评价有像遭到埃舍尔的影响,但并非模仿,而是有着本人的独创性。
安野光雅的《奇妙国》,每一页都会给人带来阅读的“奇妙感”。打开《奇妙国》,去感受奇妙国的无限可能吧。
极致颠倒的“颠倒国”
孩子们对颠倒歌会很有兴味,颠倒书也爱看。之前看过《这是一本严肃的书》的绘本,那是一本图文相反的书籍,算是图文颠倒的书籍。而安野光雅的《颠倒国》,将“颠倒”运用到了极致。
《颠倒国》是《奇妙国》的姐妹篇。《颠倒国》讲述了扑克牌王国的颠倒故事,在扑克牌的世界里,所有的内容,都像在照镜子。
《颠倒国》讲述的扑克牌王国,所有的一切都是颠倒的,士兵们为对方才是颠倒的争论不休。视觉上的呈现,有不可思议的感受,也有很多的细节可以探索。比如这页:
房子的这个方向,时钟却是相反的。
反过来看,又是另一种景象。
《颠倒国》里,每一页的内容都要翻来覆去地看,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阅读者在“玩”书。 在《颠倒国》的阅读中,一点点理解“相对”的概念。最初一页,在士兵们站成一圈中,理解“世界是圆”的。
看《颠倒国》,想起安野光雅的《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中,讲“左右”的概念。理解“左右”,安野光雅是从小矮人玩游戏、照镜子开始,生动又很好理解。
对于镜子,安野光雅从小就有本人的见解。小时候的安野光雅,最爱玩的游戏,就是看着镜子,想象镜子中的另一个世界。或许是从小对镜子有了深入了解,安野光雅对“镜子”的世界很熟悉。呈现在纸张上,也就有了独属于“安野光雅”的风格。
《颠倒国》或许能让孩子们,发现看世界的另一个角度,就如安野光雅说的:
这只是一个小男孩异想天开,但这样的想象,也是一种观察世界的角度,是我所有作品的源泉。
阅读快乐的“森林”
安野光雅热爱旅游,因为在旅行中,能发现另一个世界。《森林》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安野光雅在欧洲旅行时,某次的森林散步中产生。对于最后的创作,安野光雅也只是想画一些美丽的树林,但画着画着,开始在画中隐藏动物。提及《森林》,安野光雅觉得最初呈现出来的是“森林深处的赞歌”。
有意思的是,在2017年,安野光雅的“森林之家”美术馆开馆,对于森林,安野光雅是真的热爱。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森林》绘本,带来无限的阅读快乐。《儿童文学的乐趣》中提到阅读无字书的乐趣在于:
无字书中的图画,要求读者解开它们所隐含的故事。
《森林》从封面就已经开始了,寻找隐藏细节的乐趣。
看看,有什么发现?封面里藏着的小动物,找到了吗?再来一张。
有的很容易看到,有的要花费一番眼力。看《森林》的时候,内心对安野光雅又多了一份敬意。想不通这么多的动物,是怎样藏在一张图里的?安野光雅的画功了得。
郝广才曾说,成功的绘本,最明显的特征是“主题单纯”。安野光雅的这本《森林》,主题很纯粹,就是讲森林。而内容很“丰富”,在每一页的画面上,都隐藏着不同的动物。看安野光雅的《森林》,深深地体会到什么是“单纯又丰富”的绘本。
这本《森林》,很适合全家总动员。手捧一本《森林》,凑一起看一看、找一找。你发现的动物,有时就算指出来,对方不一定能一下子看出来。有时要把书放得更远一点,有时需要把书转个方向。看《森林》,考眼力,却也能感受阅读无字书的乐趣。别说,当孩子靠本人的眼力,发现隐藏的动物时,那可是成就感满满。《森林》让阅读的快乐体验,又多了一份。
安野光雅的这套“空想世界三步曲”——《奇妙国》、《颠倒国》、《森林》,适合多大年龄的孩子看?图片中的奇妙、需要寻找的隐藏细节,并不限年龄,大人看也获益颇多。
看童书,看安野光雅的童书,发现看世界的另一个角度。愿孩子们能在安野光雅的童书中,发现阅读的乐趣,爱上阅读。
我是@弥小木,爱阅读,家有俩娃。欢迎关注,一起感受阅读的力量。
上一篇:怎样和孩子一起读绘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