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节 新中国塑造了儿童文学的新面貌
第二节 “黄金时代”——十年创作成就综述
第三节 20世纪50年代儿童文学的局限
新中国诞生时的儿童文学作家队伍,次要是由解放区作家和国统区革命作家两部分人组成。
解放后的中国儿童文学首要任务便是学习、贯彻毛泽东文艺思想,其次是全面地学习和自创十月革命后苏联的儿童文学经验。
毛泽东文艺思想:文艺要盲目地和时代精神、特别是要和人民的革命斗争结合起来,反映人民群众尤其是工农兵的生活,塑造工农兵的英雄抽象,使文艺真正为工农兵服务。
新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几个动力:
1、历史条件发生变化,全面系统学习引见苏联儿童文学成了一项任务
2、政府和人民的关怀及无数儿童文学、儿童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工作
3、亿万儿童走进学校,文化教育第一次在人民大众中真正普及开
1950年4月,郭沫若在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干部大会上发言,提出要“多多创作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的好的文学艺术作品。”以培养他们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
1952年,全国第一个专门的儿童读物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在上海成立。
1954年,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举办了建国四年以来少年儿童文学艺术创作评奖。
1957年,中国第一个儿童文学理论刊物《儿童文学研究》创刊,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理论作为儿童文学发展的一翼开始遭到注重。
20世纪50年代中期,常被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20世纪50年代儿童文学的真正繁荣是在1954年全国第一次儿童文学评奖后才真正出现的。
全国儿童文学评奖的意义:
1、它是一次检阅,让大家了解建国四年来儿童文学取得的成绩
2、作为全国初次儿童文艺评奖,极大地促进了儿童文艺创作者之间的了解和练习,加强了儿童文学作家、编辑队伍的建设。
3、这也是一次真正的动员。通过评奖,人们看到成绩和差距,有了愈加明确的努力方向。
20世纪50年代儿童文学的突出特点:
歌颂新中国,歌颂新的人和新的世界,几乎每篇作品都弥漫骄傲、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
2、在表现形状上,“儿童情趣”成为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
3、童话是儿童文学的次要方式
4、儿童小说在题材上集中在两个方面——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
5、儿童诗、儿童戏剧、科学文艺以及低幼儿童文学均在并驾齐驱
20世纪50年代儿童文学的局限:
新中国建立后的最后十年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中最有成绩的一个时期,但是这一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政治的影响才得以实现。
这就导致这一时期的作品多少忽视了正确的文学观念、深厚的艺术素养对作家创作的意义,多少又一种以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代替艺术修养的倾向,使得许多作家在对文学一些基本观念的理解上存在普遍的混乱和偏颇。
这种文学观念形成的局限性:
1、导出评价文学作品时“政治第一,艺术第二”的双重价值尺度
2、导出作品内容和方式割裂开来的二重文学观,方式成了载体工具手段,只要内容、思想、意义才是作品的本体存在,因而创作中重题材、重主题,轻方式,轻表现。
3、构成了“儿童文学就是教育儿童的文学”的本位理论
1957年反右斗争以后,由于斗争的扩大化,不少人遭到错误的批判和处理,真个社会的热情和积极性都遭到极大的挫伤和损害。虽然在客观条件方面,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但是行政方面干涉多了,题材方面限制多了,艺术民主渐渐得到其真实的内容。
上一篇:不同儿童文学方式——儿童诗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