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天鹅阅读:文学,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作者:曹文轩

  儿童文学是用来干什么的?我做了个定义: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我现在更喜欢这一说法,因为它更广阔,也更能切合儿童文学的精神世界。

换一种说法:儿童文学的目的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

  那么,这个所谓的“良好的人性基础”究竟包含了哪些元素,有哪些维度?

  道义

文学之所以被人类选择,作为一种精神方式,当初就是因为人们发现它能有利于人性的改造和净化。文学从开始到现在,对人性的改造和净化,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在现今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有许多美丽光彩的东西来自文学。在今天的人的美好品性之中,我们只需稍加分辨,就能看到文学留下的痕迹。没有文学,就没有今日之世界,就没有今日之人类。人类当然应该像仰望星斗一样仰望那些曾为他们创造了伟大作品的文学家。没有文学,人类依旧还在浑茫与灰暗之中,还在愚蠢的纷扰之中,还在一种毫无情调与趣味的纯动物性的生存之中。

文学——特别是儿童文学,要有道义感。文学从一开始,就是以道义为宗的。

必须承认,固有的人性远非那么可爱与美好。现实倒可能相反,人性之中有大量恶劣成分。这些成分妨碍了人类走向文明和程度越来越高的文明。为了维持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人类中的精英分子发现,在人类之中,必须讲道义。没有道义的人类社会,是无法维持的;只因有了道义,人类社会才得以正常运转,才有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景观。

由此而论,不讲道义的文学是不道德的。不讲道义的儿童文学更是不道德的。

  文学张扬道义,自然与道德说教绝非一样。道德说教是有意为之,是生硬而做作的。而张

  一件艺术品,倘若不能向我们闪烁道义之光,它就算不上是好的艺术品。

  情调

今日之人类与昔日之人类相比,其区别在于今日之人类有了一种叫作“情调”的东西。而在情调养成两头,文学有头等功劳。

人类无情调,使人类超越了一般动物,而成为高贵的物种。情调使人类摆脱了猫狗一样的纯粹的生物生存形态,而进入一种境界。在这一境界之中,人类不再是仅仅有一种吃喝以及其他种种官能得以满足的快乐,而有了精神上的享受。

文学似乎比其他任何精神方式都更无力协助人类养成情调。文学能用最简练的文字,在一刹那,把情调的因素输入人的血液与灵魂。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泰戈尔、海明威、屠格涅夫、鲁迅、沈从文、川端康成……一代一代优秀的文学家,用他们格调高雅的文字,将我们的人生变成了情调人生,从而使惨白的生活、平庸的物象一跃成为可供我们审美的东西。

情调改变了人性,使人性在质上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而情调的培养,应始于儿童。

  情感

悲悯情怀( 或叫悲悯精神) 是文学的一个陈旧的命题。我认定,文学正是因为它具有悲悯精神并把这一精神作为它的基本属性之一,它才被称为文学,也才能够成为一种必要的、人类几乎离不开的意识形状的。

古典形状的文学,一直本人交给了一个核心单词:感动。古典形状的文学做了多少世纪的文章,做的就是感动的文章。而这个文章,在现代形状的文学崛起之后,却不再做了。古典形状的文学之所以让我们感动,就正是在于它的悲悯精神与悲悯情怀。

什么叫“同情”?同情就是一个人处在一种悲剧性的境况中,另一个人面对着,心灵忽然遭到触动,然后生出扶持与援助的愿望。当他在进行这种扶持遭到了一次净化,愈加情愿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去实施这种高尚的行为。我们已看到,今天的孩子,似乎已没有多少实施这种高尚行为的冲动了。

种种迹象显示,现代化进程并非一个尽善尽美的进程。人类今天拥有的由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种种好处,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情感的弱化就是突出一例。

  在这一情状之下,文学有责任在实际上而不是在理论上做一点挽救性的工作。况且,文学在天性中本就具有这一特长,它何乐而不为呢?

文学没有理由否认情感在社会发展意义上的价值,也没有理由否定情感在美学意义上的价值。儿童文学更是如此。

发现你的阅读!关注天鹅阅读网微信公众号:swanreads,精彩继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