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建议孩子在小学就把这8本名著读完,博得中高考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为什么建议孩子在小学就要读名著呢?

这是基于现实的要求,因为孩子上中学后,

学习科目、学习任务陡然添加

孩子根本没时间读书,基本上靠啃老本。

如果小学没有大量阅读,没有名著垫底,

想要考好成绩,基本上不可能。

什么是名著?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

且包含永久主题和经典的人物抽象

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流传的文字作品。

为什么要读名著?

考试的概率高。

部编版教材主编温儒敏强调:

2019年秋季全国推行的部编版教材,

将以“阅读整本书”作为改革要点,

深度阅读将成为今后中高考调查的重点。

语文教材里面的课外阅读篇目大大添加了!

添加课外阅读最明显的是初中阶段,

名著阅读已成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

小学新教材也添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

为了顺应新变化,现在的语文老师,

都会要求孩子每天必须阅读30分钟以上。

名著考核的范围越来越广,不再局限于课本内容本身,

也不是仅仅单靠记忆背诵就能处理问题,

名著的课外阅读所需要的技能是提高阅读能力;

加深对作品本身及衍生的理解,举一反三,培养题感。

“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

以后所有科目都将考验语文水平,确切地说是阅读水平。

2018北京高考卷微作文题目(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

至多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

要求:至多写三句,每一句都有比喻。

120字左右。

2、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

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抽象

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

150—200字。

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

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

要求:符合人物特征。

150—200字。

看到这样的题目,是不是懵了。

其实,早在2017年1月10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就已经公布:

将中外世界名著全部纳入高考大纲,

所以北京高考语文初次将《凄惨世界》《红与黑》

《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

《老人与海》等中外世界名著纳入必考范围。

这样的问题,试问:

如果没读过这些名著,怎样答???

是的,高考正在惩罚那些不读名著的孩子!

下面八部名著,多次出现在中高考题目中,

一定要提前读,在小学就读完。

当然,阅读肯定不能局限于这八部名著。

如何选择呢?

很简单,凡是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必读的书目都要逐个读过。

1、《朝花夕拾》作者:鲁迅 考了9次

2、《繁星·春水》作者:冰心 考了9次

3、《鲁滨逊漂流记》作者:丹尼尔·笛福鲁滨逊 考了10次

4、《童年》作者:高尔基 考了12次

5、《骆驼祥子》作者:老舍 考了15次

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考了15次

7、《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考了16次

8、《简爱》作者:夏洛特·勃朗特 考了19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