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偶然问起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时,得到答案竟是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和英国的《哈里.波忒》。似乎很少有小朋友对我国原创的儿童文学作品产生浓厚兴味或信手拈来讲述一二。上个世纪,作家洪迅涛所著《神笔马良》,作家叶圣陶所著《稻草人》,都是我国儿童文学作品经典,不只耐人回味还寓意深刻。然而,就在当下笔者发现除了国外的儿童文学作品充斥于市场外,我国本身原创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寥寥无几,不只在图书馆看不到,类似《神笔马良》和《稻草人》这样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也渐渐被中小学生所淡忘、所不知!
过于崇尚西方文化,是我国儿童文学作品倍受局限的致命伤。现今,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化充斥着儿童文学作品市场,类似英国作家J.K罗琳的《哈里.波忒》不只被译文成多个国家文本,还被翻拍成电影和手游,其背后凸显商业资本运作的影响。我国商业资本运作总体呈现嫌贫爱富,嫌土媚洋,宁可追逐国外作品,也不情愿为本土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作宣传,表面上在推广着中国儿童文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私下里却与国外的经销商合作着将国外作品占领中国市场。“拿来的作品”终究只是“拿来的文学”,“拿来的经典”终究与我国儿童文学所处的实际环境与传承并不相符。特别是生长在中国的孩子们,他们很少能看到我国作家原创的儿童文学作品,他们迫切需要我国文化特色儿童文学经典的滋养。
我国现有的本土儿童文学作家已然十分稀少,随着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们的离逝,究竟还有多少我国原创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我国的儿童文学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儿童文学的主流,挣扎在儿童文学的边缘。特别是国外儿童文学争相涌入我国,面对那些可谓经典的国外儿童文学作品,我们难以妄自菲薄,我们的文化还是我们本人的吗?我国儿童文学作品在遭遇媒体宣传和境遇不佳的情况下,究竟该走向何方,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官方媒体和大型文商的扶持,也让笔者深感危机和忧患重重!不久前,笔者与70后作家李海年老师相谈其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熊猫王》时,对他用十多年时间创作一套儿童文学作品毅力表示崇高敬意,十年磨一剑,作品填补我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空白,为我国儿童文学作品贡献了无私力量。
相关建言:一、期待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出台更好的扶持政策,注重我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鼓励和培养儿童文学原创力量,就像优秀作品《熊猫王》故事中描述的那样“突出重围”。扶持政策不只要体现在宣传上,更要让优秀作品走入校园,让更多中小学生和孩子们耳熟能详,读我们本人的文化,看我们本人的作品,说我们本人的故事。
二、重塑中国儿童文学的写作格局,对于一线写作的儿童文学作家们要给予资金协助和运作上的进一步支持。我们不能让优秀作家们都倒在了商业资本运作的枪口下。优秀的儿童文化作品需要世代传承,更需要公益力量的扶持,优秀文化作品并不靠商业资本强推给孩子们欣赏。
三、设立儿童文学作品的专门奖项和基金,奖励那些为儿童文学做出无私贡献和努力的作家们,创立的基金要为推广优秀作品提供更多支持和协助,拓宽儿童文学作品宣传的渠道。
四、把推广我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作为一项任务和使命,积极撮合官方媒体公益报道我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让更多孩子们接受本人国家的文化和经典。
作者:步亚辉
上一篇:《稻草人》:一个经典的符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