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和声》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的一篇中篇代表作,殷健灵的作品以女性特有的观察力、想象力,敏锐细腻以及清新雅致的文字,道出少年儿童成长的困惑、失落、欣喜与收获。探悉少年儿童隐秘曲折的心理世界是她所长,她的作品立足现实,视角独特,题材多样,风格典雅、宁静、唯美,充满人文关怀。被媒体誉为孩子和家长共同的“成长知己”和“精神摆渡人”。
文章以细腻清新的笔触叙述了一群城市边缘儿童——民工子弟学校蓝鹰小学的孩子们,在美丽的混血老师苏翘的带领下,组建了童声合唱团,从而度过了一个美好而难忘的夏天的感人故事,读着这一篇,我的脑海中满是经典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桥段,或许经典的美好的东西在其内在总有某种程度的共通之处,下面试从环境,老师与儿童三个方面浅析这部作品。
一.所处环境
著名作家王尔德有这样一句话,我们都身处泥淖之中,却也有仰望星空的权力。
对于蓝鹰小学的孩子们,他们或许就是身处于泥淖之中的城市边缘儿童,蓝鹰小学坐落在板泉街,位于城市的东北角,但正如作者所言“似乎和城市没有太大的关系”,夜晚,板泉街的孩子们从黑黝黝的小巷望出去,可以看见五彩的霓虹与亮闪闪的高楼,而这之间似乎有了一道天然的泾渭,让这城市的一切成了板泉街的孩子可望而不可即的梦。
孩子们的家长也大多是憨厚的城市务工人员,主人公必小胜的家长开着一家废品收购站,每天要面对成堆成堆的废品,女生茉莉是“留守儿童”,从小由奶奶带大,这也是班里大多数孩子的缩影,父母为了生计劳碌奔波,便放任孩子们野蛮生长。
他们的小学——蓝鹰小学是一个由破旧厂房所改建的小学,说是小学,其实不过是一个棚户罢了,“外表如蜕皮的老树”大风骤雨之时,“就仿佛在一艘摇摆的大船里上课”,这里没有城市小学精美有序的建筑,只不过是一个临时的集中所。这里没有全面的教育,一位中年大叔身兼数职,他是蓝鹰小学独一的老师。孩子们从来没上过音乐课,这样的环境,为接下来的美好与转变做了铺垫。
二.苏翘老师——春风化雨
这个本来沉默的夏天的改变一定要从这样一个白天鹅一样的老师说起。
她的出场就是那样明快而有冷艳,像初春一阵温柔的风,又像夏夜里安静的月光,作者借以孩子的视角做了敏锐的观察:苏翘身着淡黄色的连衣裙,高挑而又苗条,第一次说话,就显露两个浅浅的梨涡,这样年轻美丽的大姐姐,应该是板泉街的孩子们从来所未见的,这时的一个细节非常风趣,必小胜狠狠咽了口唾沫,忙把脏兮兮的小手往衣服上蹭,这是一个孩子对美与生俱来的敬意吧。
苏翘如平地上落下的流星,无声地砸在地上,却一下子照亮了我们的日子,接下来的日子对板泉街的孩子们而言是明亮而又幸福的。
在苏翘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开始了有序的音乐教学,苏翘给孩子们弹吉他,一双细长如葱白的手纷飞如蝴蝶,苏桥给孩子讲世界著名音乐家的童年故事,让孩子们对音乐对美有了最后的体验。其实这群孩子里本就不乏有音乐天分者,只是从没人发掘过。经过了专业的指引,一下子就呈现出不一样的风采,必小胜原来就是一个只会扯着嗓子“叫”歌的孩子,是苏翘教会了他原来歌是用气味去“唱”的。苏翘的脾气也是那样好,几乎从不生气,一笑就会显露一排划一的白牙,她就好像温柔的春风,吹开了孩子们的心。“放牛班”的孩子们,也迎来了他们的春天。
渐渐的,在苏翘的带领下,孩子们成立了蓝鹰小学合唱团,这些调皮的孩子们忽然就有了史无前例的凝聚力,为了给蓝鹰小学募捐的演出而共同地努力着,虽然经历了许多的坎坷,但从来没有人选择放弃。
演出那天如期而至,“悄悄地捧起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你不再孤单”童声演唱出的天籁奏出了这个夏天最美的和声,冷艳并感动了无数的人。
三.城市边缘儿童——更需要爱与关注
故事的最初宗旨也已呼之欲出——我们需要给城市边缘儿童更多的爱与关注。
放眼社会,也有同样的这样一群孩子,或是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留守在乡村,或是被外出务工的父母带到了城市,却并不真正属于这座城市。由于长期缺乏爱与关注,他们往往难以获得与同龄城市孩子相比平等的教育资源,甚至还会由于家长疏于管教,缺乏正确的引导,从而走向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问题儿童”。
事情本该如此吗?明代思想家李贽《童心说》里有言曰: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后一念之本心也。在我看来,以主人公必小胜为代表的孩子,其实与城市的孩子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他们也一样的活泼可爱,热情而富有朝气,他也一样爱音乐,爱周杰伦的歌。但其实他们的内心里有着或多或少的自大与敏感,他们需要肯定,渴望温暖,他们在大多数时候会是一幅满不在乎的样子,他们就像一张白纸,先染上的色彩或许就会成为他们终身挥之不去的生命底色。
作者设计了苏翘这样一个美丽的人物,苏翘是作者心中美的化身,也通过音乐向孩子们传递了美,给予了孩子们美的熏陶,我想经历了这个夏天,孩子们的人生轨迹或许不会有太大太大的转变,但已经有些许美好的东西永远存留了。正如《放牛班的春天》里的两位主人公,佩皮诺和莫朗杰,数十年之后,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们回忆童年,回忆蒙特马修老师的善良与耐心,还是会潸然泪下,永远心存感激。
结语
“夏天”通常是火热的,但夏日里如天籁的和声仿佛如一缕清风,给这个夏天带来些许清凉与爽朗的气味。作者的言语非常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许多画面就那样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老师甜美的笑容,孩子们脏兮兮的面孔上清澈的眼神,洪亮悠扬的歌声中,童心,梦想等元素也随之放飞。故事的结局总有遗憾,但这些闪亮的日子必将成为孩子们终身的财富,让他们有勇气有底气去面对这个世界带给他们的压力。
纵然世界荒芜,我们还曾共同拥有过一个美丽的夏天,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