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请在右上角关注!
紧紧掌握时代的脉搏
——评儿童文学作品《向阳院的故事》和《红雨》
林尽染 (1973.12.30)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篇小说《向阳院的故事》和《红雨》,是两本较好的作品,在小读者中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
《向阳院的故事》和《红雨》,描写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个历史时代,少年儿童在党和老一辈革命者的培养和协助下,同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和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所进行的斗争,反映了生气勃勃的一代少年儿童在轰轰烈烈的三大革命运动中锻炼成长。作品紧紧掌握住时代的脉搏,展现了时代的风貌。《向阳院的故事》以表现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抢夺少年儿童为次要内容,描写一个城镇居民区向阳院的孩子们,利用暑假开展学雷锋活动,援助形状领域里打败资产阶级影响,向青少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深刻含义。孩子们学雷锋,不只是做一两件好事的问题,而是培养什么样的革命接班人和怎样培养的问题。作品向我们提出了当前教育革命中的重要课题:是关门办学,使学生脱离三大革命运动,还是坚决执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让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是采取注入式的教学,使学生成为书本的奴隶,还是采取启发式的教学,使学生自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作品具体地描写了反映在少年儿童生活领域里的现实阶级斗争,深入揭示了时代生活的本质矛盾。因而,作品同我们的时代息息相通,不只对少年儿童读者,而且对革命的教育工作者、对孩子们的家长都有较深的教育意义。
《向阳院的故事》的作者,努力遵循毛主席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学习革命样板戏“三突出”的创作准绳,在艺术抽象的塑造和情节结构方面,下了一番功夫。首先是把正面英雄人物放到三大革命运动中来塑造。铁柱、雪花、山虎子、红杏等一群可爱的孩子,都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的风雨中见了世面,提高了觉悟,增长了才干。黑蛋虽然一度受了阶级敌人胡礼斋的诱惑,本质上仍然是个好孩子,阶级斗争把他锻炼得更聪明起来。即便是对三、四岁的小锁柱的描写,也不是可有可无。作者是饱蘸着热爱,来为革命后代画像的。在老一辈中,小说着重刻划了石头爷爷这个具有无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典型抽象。他有高度的阶级斗争觉悟和路线斗争觉悟,有敏锐的政治眼光,他的性格稳重老练而又乐观机智。他满腔热情关怀革命后代的成长。他用老凤凰为了保护小凤凰而被埋在凤凰谷堆的生动故事,启发孩子们的阶级警惕,用出算术题的巧妙方法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荣誉和培养严格的科学态度。他一眼识破胡礼斋诱骗黑蛋的阴谋,及时给阶级敌人以无力!”石头爷爷为了救孩子被埋在坍塌的窑洞里,然而这只传说中的老凤凰却又从凤凰谷堆的山巅飞了出来,这种带有革命浪漫主义色彩的精心设计,赋予人物以夺目的光彩。
红雨能不能成为真正的赤脚医生,在红雨和孙拐子之间,选谁当枣林坡的赤脚医生,关系到贫下中农能不能在医疗阵线上培养本人的阶级队伍,能不能从荫蔽的阶级敌人孙拐子手里夺回被占领的医疗阵地的问题。这是一场尖锐的阶级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支部书记庆堂大伯和石匠爷堂大伯忍痛坚持把他赶走,而鼓励红雨大胆实践。初看起来,在这件小事上“利用”一下孙拐子这样的人,不算什么,而庆堂大伯却看到了阶级敌人正在寻找机会,妄图“利用”我们的弱点来达到重新夺取农村医疗阵地的目的。石匠爷吃了按红雨的方子买的药,产生异常的病情变化,可是石匠爷为了弄清事情真象,坚持要红雨再按原处方买药给他吃,在这件事情上,突出表现了贫下中农对红雨的高度信任和热切期望,给了红雨很大的教育。小说比较集中地塑造了红雨这个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以白求恩为榜样,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敢于同阶级敌人进行坚决斗争的少年英雄抽象。
《向阳院的故事》和《红雨》都是以现实的上层建筑领域里的阶级斗争为题材的。当前在教育阵线和卫生阵线上的斗争,仍然是尖锐而又复杂的。这两本小说表现了社会主义重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不足的是,《红雨》没有充分写出红雨如何经过刻苦的实践而在思想上成长,却过多地渲染了寻找偏方、秘方。
为了很好地担负起向孩子们进行阶级斗争教育的任务,儿童文学该当在政治上和艺术上都是无力量的。儿童文学还该当有本人的特点,该当看对象办事。这两部小说之所以值得推荐,不只是因为它们较好地反映了时代精神,而且因为它们留意了少年儿童文学的特点。这两本小说的事件、情节、人物、对话和叙述方法、言语,都比较生动和引人入胜,适合孩子的兴味和接受水平。
塑造好少年儿童主人公的英雄抽象,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任务。他们的革命精神和优秀质量,将直接成为孩子们学习和仿效的榜样,他们是孩子们的亲切战友和同志。为此,作品中的小主人公,就有一个好不好、象不象,是不是为小读者所理解、所喜爱的问题。我们要努力实践毛主席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努力学习革命样板戏的经验。在创作中,一方面要防止自然主义倾向,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把孩子写成“小大人”的倾向。既然是孩子,就有一个成长过程,把孩子写成生来就成熟,是唯心论的先验论在创作中的反映。在这点上,《向阳院的故事》的成功是值得自创的。在这里,孩子的愿望、兴味、苦恼,孩子对四周事物的看法和想法,以及他们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都显得那么逼真、可信,既有孩子的特点,又有丰富的时代内容。
因而,在我们的儿童文学中,塑造好党的领导和老一辈工农兵英雄抽象,十分重要。《向阳院的故事》中的石头爷爷,《红雨》中的支书、石匠爷,都是比较突出的例子。无论是写好少年儿童英雄抽象,或是塑造出老一辈的工农兵的英雄抽象,都要求我们虚心向所要描写的对象学习,熟悉他们,热爱他们,同他们长期生活在一起。可以相信,经过学习和努力,将会有更多为小读者们所欢迎的作品诞生出来。
(内容有删减)
更多精彩请在右上角关注!
上一篇:怎样写好一篇文学类论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