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和保) 12月12日,由搜狐网、搜狐教育主办的“2023搜狐教育年度盛典”在北京举办。本次活动主题锁定“看见更大的世界”,呼吁教育从业者共同探索更为广阔、丰富的教育可能性。
“对于中国教育事业来说,2023年是回归传统的一年,也是酝酿突破创新的一年。未来青少年必将借助新的手段和技术‘看见更大的未来’,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的眼界、认知和最终的收获。” 搜狐网副总编辑晏成在致辞中指出,“搜狐教育将继续深耕高质量内容,以视频、图文、直播等方式多维度传递价值,为重塑良好教育生态、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出席2023搜狐教育年度盛典的有院士、学者、校长、著名作家、企业代表、跨界名人等,他们对当下教育发展进行观察和思考,为重塑良好教育生态贡献智慧。
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教育要为孩子提供哪些支持?“许多人都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孩子的起跑线是什么?”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说,“起跑线内涵的实质是孩子快乐的性情、优秀的品格、美好的心灵、健全的心理等,它取决于孩子能接受的信息的密度、宽度和强度。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势下,教育要瞄准未来的人才需求,培养真正能够承担今后现代化责任的人才。”
成就一名优秀学生,光有知识远远不够,健康的体魄和积极阳光的心态一样不可或缺,而体育在这些素养的构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指出,对于促进儿童健康、构成儿童健康能力等方面,社会、家庭、学校还缺乏应有的注重。体育绝不只仅是健康的等同。“我们要重构评价对象体系,既要构建儿童全面发展的评价,还要构建学生学业发展的评价,只要把两个概念、领域、维度同时具备了,才能真正说在做完整的教育,全体科学专业地理解儿童。”
健全人格,首在体育。中国女篮原队长宋晓波指出,“当下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狭义的‘体教融合’,更应该回归到‘体教优先’,即让体育走在学科教育之前,让孩子首先拥有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阳光的心态、抗压的毅力和满满的自信,这样,无论是学习文化知识还是将来在各种岗位上都将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原校长王欢表示,教育是“30%的唤醒+70%的等待”,要为学生构建各种能量场,以达到育人的目的。通过情境、情知、情理、情感的交融,给予学生希望、动力和能量,使学生在多场景、多角度、多体验中被赋予能力。“在多元、开放、变化的教育背景下,让孩子能够看到更大的世界,最终让孩子拥有愈加精彩的人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指出,教育是成人的根本途径,而成才要从孩童抓起。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教师要讲好课、勤实践、多交流,处理好师生关系,既为师也为友,为真正培养创新型的栋梁之才贡献力量。
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认为,追求高贵品格是个人与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只要通过阅读,我们才能成为有眼力、有创造力、有境界的人。
活动期间,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北京市特级校长景小霞,北京中学校长、北京市特级校长夏青锋,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总校校长李志伟,人大附中经开学校校长、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校长王教凯,河北省涿州市高新区学校校长、正高级教师季海峰进行了关于“教育回归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圆桌讨论。
同时,主办方还邀请了不同行业的企业家进行了圆桌论坛,围绕“科技赋能教育 看见更大的世界”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