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古诗词,杨慎《三岔驿》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原标题:一天一首古诗词 | 古诗词,杨慎《三岔驿》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三岔驿》

【明】杨慎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点上方绿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

译文

三岔驿站,十字路口,为了追逐名利,人们辛苦奔波,北去南来无数个日日夜夜。

早上看到官员得意扬扬,来往于道路;晚上看见他们灰心丧气地赶车回去。

古往今来,追逐名利的人都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唯有短亭前的流水和长亭边的树依旧还在。

正文

三岔驿:在今陕西凤县南,为当时川陕要道。

“朝见”句:盖:车盖。此句指高官得意扬扬来往道路。

寂寂:失意的样子。

销沉:消逝,消失。

短亭、长亭:秦汉时于大路上五里置短亭,十里置长亭,供行人休息。

赏析

这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一首感怀拟古诗。

三岔驿,在今陕西凤县南,为当时川陕要道。驿站,是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同时,也是官方传递军事物资的重要节点。由于驿站交通便利,往往围绕着驿站,就会出现一些繁荣的城镇。比如,运河之畔的高邮秦邮驿,茶马古道上的云南驿等。

这样一个南来北往,各种人群交汇聚集的地方,往往很有历史感,且故事多,文人于此,往往都会产生一些感慨,留下了众多绝美的诗篇,比如“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商山早行》)“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卜算子·咏梅》)等等。

这个坐落于川陕要道上的驿站,正处于十字路口,南来北往的各色人等,让诗人看到了官员奔波的艰苦,以及他们对于名利的追逐,从而引发了对于人生的思考。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这三句是说,三岔驿站,十字路口,为了追逐名利,人们辛苦奔波,北去南来无数个日日夜夜。这是写“奔波之艰苦”。

“三岔驿,十字路”,道出了特殊的地理位置,即三岔驿的十字路口。表面上看是说地理位置上的十字路口,实际上则是人生的十字路口。前方有争名夺利的道路,也有淡泊名利的道路,就看你如何选择。“北去南来几朝暮”,则是针对争名夺利的这条路而言的。在这条名利路上,无数人不问艰苦,来往奔波,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名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正是对于“北去南来几朝暮”追逐名利的生动诠释。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这两句是说,早上看到官员得意扬扬,来往于道路;晚上看见他们灰心丧气地赶车回去。这是写“官场之得失”。

“朝见”“暮看”,言官场沉沉浮浮,崎岖不定,早上还是意气风发,大权在握,晚上就已被革职查办,发配他乡。“扬扬”“寂寂”两个叠词的使用,对比了宦海沉浮的强烈反差。发达了,则志得意满:落魄了,则铩羽而归。官场之中,不可能总处于“得”的形态,一朝失势,那些已经的追逐,又有什么意义呢?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何不看淡一些,忘怀得失,不汲汲于富贵呢?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这两句是说,古往今来,追逐名利的人都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唯有短亭前的流水和长亭边的树依旧还在。这是写“名利之浮云”。

“名利”难留,往往销沉,驿站前,那些争名夺利的人哪里去了呢?能留下的,不过是短亭的流水、长亭的树。“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类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与其把短暂的一生用来追逐名利,不如用来做本人喜欢的事情。人生在世,贵在适意而已。

纵览全诗,切口极小,意味意味极浓,全体意境,苍茫雄浑,思想艺术性极强,是为感怀诗中的绝妙佳作。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

猜你喜欢

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二)》

冯伯规《岁晚倚栏》

回复唐诗”、“宋词” ,即可查询诗词。前往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