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余映潮古诗词教学实录及点评15例(强力推荐)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余映潮40多年教育智慧结晶

教学实录+课例赏析

领会古诗词教学之法

感受古诗词教学之美

内容简介

本书从余映潮老师的数百节公开课中,精选出15节古诗词名篇教学课这15个课例,是15个古诗词教学的样本。精读细研,能够以一当十。

15个课例,皆以课堂实录+名师点评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真实还原了余映潮的课堂教学全过程,细致解析了古诗词教学的课堂设计和教学方法。

语文教师可以从中学到教授古诗词的基本思路,从而提高本人的古诗词教学素养、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高本人的教学艺术,体会到古诗词的教学之美。

本书在教学创意、内容选择、思路策划、活动设计、背景铺垫、朗读吟诵、品析欣赏、课堂对话、知识教育等方面给一线中学语文老师以启发,有助于老师提升语文教学素养,构成优雅生动的教学过程。

余映潮,全国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全国中语会名师教研中心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培训专家,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原中学语文教研员。创建了“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被誉为“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发表各类教学文章1800余篇,出版《余映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40篇》《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余映潮谈写作艺术》《余映潮谈阅读教学设计》等教育专著21部。

目录——一目了然

序:谈谈古诗词的教学

1.《行路难》(其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2.《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4.《山居秋暝》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5.《李商隐诗二首》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6.《登高》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7.《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8.《蒹葭》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9.《饮酒》(其五)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1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11.《天净沙·秋思》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12.《石壕吏》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1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14.《迢迢牵牛星》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15.《清平乐·村居》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自序——启迪智慧

谈谈古诗词的教学

余映潮

古诗文的教学,有着精深、优美、雅致的教学境界和浓郁的文学、审美氛围。

2016 12 月底,我在各类公开课上讲过的课文已经达到 248 ,其中古诗文的教学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对于从小学二年级到高中阶段的古诗文教学,我都进行过探索与实践。

本书选编的是 15 篇中学古诗词课文的教学实录,由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杨雪桥老师点评。

古诗文的教学与研究,让我在文学、文言两个方面都收获颇丰。

概括地说,我的古诗文教学,留意在以下方面突出教学的美感。

教学创意之美、内容丰厚之美、思路策划之美、活动设计之美、背景铺垫之美、朗读吟诵之美、品析欣赏之美、课堂对话之美、知识教育之美。

从本书的教学实录中,可以品尝到上述美感。

我通过包括古诗文在内的大量课例,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不懈的研究与探索。

第一,“板块式”教学思路。其核心的价值是,每个教学板块都是一次对学生的训练活动。

第二,“主问题”设计。它能克制课堂教学中的碎问与碎读,无力地突显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

第三,“诗意手法”的运用。它能从更高的层面上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构成优雅生动的教学过程。

从本书的教学实录中,可以感遭到“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的教学风格。

我从古诗文的教学实践中,愈加细腻地感遭到古诗文教学对教师教学素养所提出的基本要求:

第一,古诗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要达到的基本层面

1. 背景知晓的层面 ;2. 言语学习的层面 ;3. 内容理解的层面 ;4. 朗读训练的层面 ;5. 审美赏析的层面 ;6. 知识积累的层面。

第二,古诗文教学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

1. 要有较强的对课文进行品读、评析与欣赏的能力 ;2. 要有对课文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提炼的能力 ;3. 要有对有关文献材料进行细腻研读与提取的能力 ;4. 要有很好的朗读、范读与教读的能力 ;5. 要有厚实的文学与文言的知识背景。

第三,古诗文教学对于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要求

1. 要改变只教字词、落实翻译的单纯做法 ;2. 要改变淡化朗读训练或朗读训练粗糙的做法 ;3. 要改变课堂上学生缺乏“品读与欣赏”的实践活动的做法 ;4. 要在努力落实古诗文教学中“实”“新”“美”“活”“丰”的教学准绳上多下功夫。

第四,古诗文教学对于教师文学修养的特别要求

那就是课堂教学中文学言语的运用,特别是有关文学术语在对话、讲析中的恰切运用。

从本书的教学实录中,可以观察到这些“基本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非常感激杨雪桥老师对这些课例富有创意的精致点评。杨雪桥老师有很好的古诗文教学与研究功底,这些点评也让我从中学习到很多新知识。

教学艺术的探求没有尽头,我将“走一步,再走一步”,务实、审美、创新地继续我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书摘——先睹为快

课文解读+创意设计

《行路难》(其一)

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教学实录】

授课时间:2009 4 17 授课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中学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们今天学习李白的《行路难》。让我们一起读一下背景材料。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受命入长安,但并没有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这首《行路难》可能作于天宝三年(公元 744年)李白不得不离开长安的时候。它表达了李白失意而又憧憬美好未来的心情。

:皇帝把李白召到宫里去,只让他写写诗,过了一段时间,给了他一点钱,让他离开长安。李白于是写了三首《行路难》表达本人内心的苦闷。再读背景材料。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乐府”是能够配乐的诗歌,“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

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次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请同学们把“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批在课题旁边。“怀才不遇”的意思是,有才能但是无法施展。

点评引见背景——赐金放还、怀才不遇。极其简约的导入,高度凝练的概括,显示出把教材“读厚教薄”的功力。

:看我们的学习任务——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

(屏幕显示)

学习活动(一)

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

:吟读之前,大家拿起笔画出这样几个地方。

勾画两个字——“玉盘珍羞”的“羞”、“直万钱”的“直”。教材的正文告诉我们,这叫通假字,用另外两个字“馐”和“值”来表达,意思是一样的。

再画两个字——“停杯投箸不能食”的“箸”、“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济”。这两个字的含义很重要。“箸”,筷子。“济”,渡过。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里我们常常用到。

再画两个词——“长风破浪”、“云帆”。“长风破浪”原来的表达是“乘长风破万里浪”,它比喻的是一种境界,抒发的是实现政管理想的愿望。“云帆”是“高高的船帆”的意思,用一个“云”字来描述船帆,令“云帆”这个词显得特别高雅。

:请大家齐读课文,我来听一听。

(学生齐读全诗)

:好。我觉得节拍有点儿问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教师模仿学生读书,二二三节拍) 这种节拍和作者表达的心情不太吻合。作者这时的心情是比较郁闷的、茫然的、急切的,所以读这首诗时应次要使用四三节拍来读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教师示范四三节拍) 如果读成“拔剑/四顾/心茫然”(教师模仿学生二二三节拍) 就不好了,对不对?好,一起来读。

(学生再次齐读全诗)

:这次好听多了。聪明!我刚才听出来一个很好的地方——你们比较留意这首诗情感的抑扬。有两联我们还可以再体会一下。第二联“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是抑好呢,还是扬好呢?一定是抑。最初一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呢?一定是扬。来,再试。第二联要抑,最初一联要很好地扬。

(学生第三次齐读全诗)

:好。最初一句我们再来学读一下。跟我读。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太好了,听起来,有些同学读得很有感受。

点评:朗读指点——“四三”节拍留意“抑扬”。全诗只要八十二字,虽不算长,其情感却百转千回,朗读指点上将其概括为“抑扬”二字是非常恰当的。霍松林主编的《名家讲解唐诗三百首》中说 :“这首诗……给读者的感觉却像纵横驰骋的长篇歌行。短篇之所以有长篇的格局、气势,重要缘由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深入地揭示了感情的激荡崎岖、瞬息万变。”

:下面思考一个问题——感受诗中的美句。哪句美呢?哪句最美呢?开始思考,并且用笔写下你感受的关键词。

(学生思考,批注)

:好,我们试着来交流一下。刚才我看见大家都很用心,那么现在就来谈谈你所感遭到的诗中美句。请举手发言。

(学生举手)

:请你来,谢谢。

1 :我觉得诗中的美句是最初一联。

:请你解释一下。

1 :前面虽然已经说了“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最初仍然要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表明了作者虽然蒙受排挤,怀才不遇,但仍不放弃本人的梦想,我觉得这是一种人格美。

:这里表达了作者奋发图强的精神,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向往。谢谢你。

(学生举手)

:好,你来回答一下。

2 :我觉得第四联“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很美。这里运用了吕尚和伊尹的典故 , 表明本人对前途的希望和信心,这种信心我觉得也很美。

:用典故来说话,来表达本人的心意,既是一种手法,也给人以美感。好,继续。

3 :我觉得美句是倒数第二联“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它说出了作者当时怀才不遇的心情和内心的凄苦。

:反复、反问,表达了一种悲怆的情感,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联构成强烈的反差,好像给我们一种在一片迷茫中突然眼前一亮的感觉。真美!

4 :第三联“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里不只表现出一种自然美,而且我认为,黄河不那么容易渡过,而太行山此刻也已经雪满山,这里表现他想实现抱负的时候,大自然也仿佛在和他作对,这就表现了他在官场上的不得志和内心的忧郁。

:这里看起来是实写,好像是写自然情况,实际是虚写,是用比喻来表现作者无路可走时的迷惘心情,这里写的是心情、感觉,和“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一联密切地照应着。

:好,我们再来齐读课文里最美的句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学生齐读)

:这个句子为什么美?我们来体会一下。

(屏幕显示)

披荆斩棘,沧海扬帆。

意境开阔,壮思飞扬。

千古雄句,激荡人心。

:这个句子的含义是披荆斩棘,沧海扬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动态的、勇往直前的画面。它表现出海阔天空的意境,描述了作者壮思飞扬的理想境界。因而人们用“千古雄句,激荡人心”来评价。

点评:“感受诗中的美句”,其实只是一个“圈套”,因为《行路难》句句皆美。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让他们深入阅读文本。由于每个人选取的句子不尽相同,也就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对诗歌进行了多角度赏析,课堂交流也就能奇光异彩,学生也就能集思广益。

…………

【实录赏析】

遇见——花开四朵

余老师的专著20多部,从哪里可以找得到?从哪一本读起?有很多老师在问。这次,接续《余映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40篇》的精彩,考虑到我们的用户大多为中学老师,尤以初中老师为主,“水先生的小书屋”特别为大家精挑细选了这四本好读又好用的宝书。这些图书在小书屋都是原价快递包邮到家,四本一起购买快递包邮到家仅需189元(原价226)。1.《余映潮给语文教师的80条建议》

2.《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3.《余映潮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录及点评》4.《余映潮文言课文教学实录及点评》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中转书店查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