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初一语文下册8首【课外古诗词】考点汇总,期末必考内容,抓紧收藏​复习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经常有同学问老师,读什么书能提高写作?老师几乎每次都说,从根基上来说,唐诗,宋词,没别的,唐诗宋词天天看,天天背,没有比这更直接无效的方法。可能短期内看不到什么效果,但时间越拉长,它的力量就越强大。

所以,初中书本里的课外古诗词同学们一定要好好掌握。今天王老师和大家分享的是初一语文下册8首【课外古诗词】考点汇总,期末必考内容,抓紧珍藏复习!

竹 里 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一、正文

①幽篁huáng:幽静的竹林。

深林:这里指“幽篁”。

③相照:照射我,意思是明月来陪伴我。

二、译文

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弹琴又长啸。幽篁里僻静幽静,无人知晓,独坐其中,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三、思考探究

1.诗歌的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由)的心境。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一、正文

①玉笛:笛子的美称。

②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③故园:故乡,家乡。

二、译文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飞出的?随着春风飘荡,传遍洛阳城。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曲调,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三、思考探究

1.赏析“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宗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由听到的“折柳”的曲调引起的。由此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尽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声之悠扬,反衬诗人闻笛后的思乡之情。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一、正文

①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②凭:请求,烦劳。

③传语:捎口信。

二、译文

回头东望故园,路途遥远,两袖被沾湿,热泪依然流淌。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三、思考探究

1.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本人“双袖龙钟泪不干”?意在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夸张。表达了诗人对长安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

2.任选角度,赏析诗的后两句。

诗人用这两句诗提炼出特定环境中的典型情节,别出心裁,体现了浓厚的边塞生活气味。“马上相逢”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晚 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一、正文

①杨花榆荚jiá无才思:意思是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好像人之“无才思”。杨花,指柳絮。榆荚,指榆钱,榆树的果实。才思,才气,才情。

②解:懂得。

二、译文

花草树木晓得春天即将归去,百花怒放,万紫千红,争芳斗艳。就连那没有才气的柳絮和榆钱也不甘寂寞,只晓得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三、思考探究

1.“百般红紫斗芳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拟人。抽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争芳斗艳的美丽景象。

2.请发挥想象,用本人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示例:柳絮一团一团的,就像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正文

①笼:笼罩。

②商女:歌女。

③后庭花: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二、译文

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水面和水边的沙滩。在夜里,船在秦淮河上停靠,与岸上的酒店靠得很近。歌女不晓得南朝亡国的仇恨,隔着河还在唱《玉树后庭花》。

三、思考探究

1.诗中的两个“笼”字有何妙处?

“笼”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寂的景象。

2.如何理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诗?

诗人在船上听到岸上的酒楼中,歌女在演唱“亡国之音”,心中激起了无限的忧愤。从字面上看是在批评歌女,实际上是在批评尽情声色、呕心沥血的颓靡世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贾 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一、正文

①宣室:汉代未央宫前殿的正室。

②访:征询,征求意见。

③才调:才华,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

④无伦:无人能比。

⑤可怜:可惜。

⑥虚:徒然。

⑦苍生:指百姓。

二、译文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更是无人能比。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贾谊,可惜他不垂询治国安民的道理和方法,却问无足轻重的鬼神之事。

三、思考探究

1.“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可怜”是可惜的意思,是全诗的关键,诗人通过该词嘲讽了封建统治者求贤的虚伪,也寄寓了本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2.这首诗外行文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请做简要赏析。

在结构上,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渐升级,节节上扬,三、四句一转,由强烈对照而构成的贬抑之情便显得特别明显。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一、正文

①莫言:不要说。

②赚zuàn,骗;zhuàn,获得利润。

③错喜欢:空欢喜。

④政:同“正”。

⑤放出: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的意思。

二、译文

不要说从岭上下来就不难,在下山之前经常骗得那些行人空欢喜一场。走入崇山峻岭之中,你才从一重山里出来,可是又被另一重山拦住了。

三、思考探究

1.末句的“放出”和“拦”用得精彩,请简要分析。

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抽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无情趣。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

约 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一、正文

①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

②黄梅时节: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即梅旱季节。

③家家雨: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描述处处都在下雨。

④处处蛙:四处是青蛙(的叫声)。

⑤灯花:灯芯燃烧后结成的花状物。

二、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四处是青蛙(的叫声)。约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过了午夜,我(边等着客人)手拿棋子悄悄地敲击着棋盘, 边看下落下的灯花。

三、思考探究

1.请对诗的前两句进行简要分析。

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写出了江南梅旱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

2.请对全诗做一个全体概括。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诗人约客未至的怅惘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味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获取更多初一课程免费材料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常见9种情感+套路分析,必考内容抓紧珍藏

初一语文【文学常识】精选37条,分不多但肯定考,送分题丢了可惜

初一语文最易丢分7种题型+9大经典问题,高频考点抓紧珍藏

想要【初二 初三】语文、数学、英语对应的试卷、材料的同学

可以关注以下两个公众号

中学生必备的几个公众号推荐给你

微信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可识别关注

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初中学习材料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