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文物取名有讲究 听听专家怎样说1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转自:四川观察

近期,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顶尊跪坐人像与8号“祭祀坑”大神兽拼合而成的全新合体文物引来高度关注,在“脑洞大开”的网友们眼里,这件未命名文物既复杂又特别,于是好像“豌豆射手”“大型机器人”“移动大炮”的“外号”随之而来。

那么问题来了,文物到底应该如何科学地起名?类似三星堆合体文物这样的特殊器物该怎样起名?今晚,三星堆祭祀坑发掘技术指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华教授接受了四川观察记者的专访。

  

  一般文物如何起名?

  据孙华教授引见,文物起名一般采用两个方式,一个是“名从主人”,一个是“商定俗成”。

“名从主人”是指“如果我们晓得古代人是如何称呼这件器物的,我们就采用古人的说法,而不能用其它名字来代替”,就青铜器命名来说,商周时期的很多器物上都刻有铭文,那么考古学者就可以由此命名,例如后母戊鼎的内腹部就铸有“后母戊”三字,虢季子白盘中的铭文就提到“虢季子白乍宝盘”字样。

  

  后母戊鼎

  

  虢季子白盘

商定俗成”是指“当我们不晓得器物的主人是如何称呼它时,就只能根据我们对器物功能的推测,用我们现在对这类器物的称呼来叫它”,例如我们称呼一个装粮食的容器叫“瓮”或“罐”,是以我们现在的生活经验来赋予其名称,但古人不一定是这样称呼的。

  

  马家窑文化彩陶罐

至于文物起名的格式,一般情况下可以归纳为:“年代+特征+通称”。年代是指制造年代或使用年代;特征是指文物的地域、工艺技法、纹饰、形状质地等;通称是指器型或用处名称。

  

  举例:成汉吹箫陶俑

  成汉—年代

  吹箫、陶—特征

  俑—通称

  特殊文物如何起名?

孙华教授表示,“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文物中,像尊和罍是常见的,但有几件非常特殊,包括这次3号坑和8号坑的合体文物,它不光有尊,有兽,还有人,到底谁才是配角?首先要判断清楚性质才能命名,性质是落脚点,是文物名称的最初一个字。”

  

“好比这件合体文物,它下面是‘兽’,一只单兽,上方有一个跪着的人,还有一个站着的人。站着的人别看小,但地位高,他和青铜大立人穿的衣服是一样的,站在一个像飞毯一样的神坛上;后面那个大的人是跪着的,地位不高,他头上顶着一个尊,尊里可能装着酒,它的性质也许就是沟通人和神的介质,因为三星堆人思维比较复杂,光靠桌上摆点吃的,摆上酒、摆上香,那是不行的,它必需通过一些祭司、一些具有神性的动物,才能与神沟通,而这个器物可能就是沟通的媒介。”

由此看来,“我们或许可以把它命名为‘单兽双人铜尊’,还可以再细分,跪着的、托着方尊的部分,可以称为‘单兽人顶铜尊’。因为还未完全复原,上部和下部或许都还有东西能够拼接,所以现在取名也只能从外型上来讲,暂时没有定论。”孙华教授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