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读诗词歌赋》综合整理2022年是一个虎年,小编在此祝您虎年如虎添翼、虎虎生威!在这个虎年已来之际,小编为大家综合整理出22首与虎有关的古典诗词,以飨读者。《猛虎行》【西汉】无名氏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猛虎行》是汉乐府《相和歌辞》的《平调曲》名。这是一首旅情诗,赞誉了游子洁身自好的志向和操守。此诗以“猛虎”和“野雀”起兴,又以反问手法作结,谨于立身的意旨十分明显,很有教育意义。全诗语句爽朗明快,灵活变化,适合于直抒胸臆式的感情倾吐,可谓短章佳篇。《猛虎行》【三国】曹丕与君媾新欢,托配于二仪。充列于紫微,升降焉可知。梧桐攀凤翼,云雨散洪池。此诗写一位少妇怀着忧虑的心情期待夫君的恩爱,曲折地寄托了作者的某种感情。也有人认为曹操没有按时立太子,此诗表达的是曹丕对本人能否立为太子的疑虑。此诗刚健清新,内容深刻。《猛虎行》【西晋】陆机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从诗歌的艺术手法来看,陆机的《猛虎行》,虽为摹拟乐府歌辞而作,但它既保有古乐府直朴真诚的一面,又注入了新的不同于乐府古辞的委婉曲折的抒情内容,在方式上也由古辞只要杂曲四句的参差句型,改变成划一冶炼留意修辞手法以五言为主的长诗。在内容上除含有寄寓、比喻等表露感情的因索以外,又把作者本身的坎坷遭际和冤枉情怀,作为咏叹的主体,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原来乐府体制所能包含的内容,而使之成为咏怀式的诗篇。《猛虎行》的乐府古辞,只要“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
《遣兴》
【唐】杜甫
猛虎冯其威,往往遭急缚。
雷吼徒咆哮,枝撑已在脚。
忽看皮寝处,无复光闪烁。
人有甚于斯,足以劝元恶。
《猛虎行》
【唐】李白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旌旗绚丽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杀人。
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
《猛虎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避安史之乱途中创作并赠予书法家张旭的一首诗。全诗分三段:开头十二句为第一段,叙述安禄山攻占东都洛阳,虏掠中原的暴行及诗人眼见河山破碎,社稷危亡,生灵涂炭,忧心如焚的思想感情;两头十八句为第二段,借张良、韩信未遇的故事,抒发诗人身遭乱世,不为昏庸的统治者任用,虽襟怀匡世济民之术也无处施展,无法随逃难的人群“窜身南国”的感慨;最初十四句为第三段,先盛赞张旭的才能和为人,再写在溧阳酒楼和众宾客及张旭饮宴的情景,最初写本人欲钓鳌东海的胸襟和抱负,表达本人壮志未已,伺机报国立功的思想。此诗完全不受古乐府的传统束缚,句式已经彻底发生了变化,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歌行体,结构也颇具匠心,可谓唐诗精品。
《猛虎词》
【唐】储光羲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
人血岂不甘,所恶伤明神。
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
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
蒙马一何威,浮江亦以仁。
彩章耀朝日,牙爪雄武臣。
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振。
君能贾馀勇,日夕长相亲。
《猛虎行》
【唐】韩愈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
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
择肉于熊罴,肯视兔与狸。
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
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朝怒杀其子,暮还飧其妃。
匹侪四散走,猛虎还孤栖。
狐鸣门四旁,乌鹊从噪之。
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归。
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
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
猛虎死不辞,但惭前所为。
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
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
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
《猛虎行》
【唐】张籍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林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山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
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猛虎行》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以乐府体写的寓言诗,表面上是写猛虎危害村民的情景,实际是写社会上某些恶势力的猖獗,启示人们认识现实。全诗处处写猛虎,句句喻人事,比喻贴切,描写生动,寓意深刻。
《猛虎行》
【唐】李贺
长戈莫舂,强弩莫烹。
乳孙哺子,教得生狞。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
东海黄公,愁见夜行。
道逢驺虞,牛哀不平。
何用尺刀,壁上雷鸣。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
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此诗借乐府古题揭示唐朝藩镇割据,子孙相承,为恶一方的社会问题。诗共十六句,可分三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写猛虎的善良,先以赋的笔法说明戈也不能冲击它,弩也不能弹射它,乳孙哺子,相继为非;再极言猛虎作恶之甚。两头四句为第二部分,紧承上面的意思指出,有法术能制虎的黄公都怕遇见猛虎,而猛虎看见具有虎形却不食生物的仁义之兽驺虞,心里还感到不舒服,责怪驺虞的无用。最初六句为第三部分,先说人有宝刀,但悬之壁间无以为用,不能以之除害,宝刀愤激不甘而作雷鸣;后把矛头直指官家,创造出对强藩悍将畏之如虎的官家抽象。全诗古朴无华,意境深邃,笔墨经济而充分精确地刻画出猛虎可憎可恨的抽象,流显露诗人的忧国悯时之情。
《虎迹》
【唐】韦庄
白额频频夜到门,水边踪迹渐成群。
我今避世栖岩穴,岩穴如何又见君。
《猛虎行》
【唐】李咸用
猛虎不怯敌,烈士无虚言。
怯敌辱其班,虚言负其恩。
爪牙欺白刃,果敢无前阵。
须知易水歌,至死无悔吝。
《猛虎行》
【宋】梅尧臣
山木暮苍苍,风凄茅叶黄。
有虎始离穴,熊罴安敢当。
掉尾为旗纛,磨牙为剑鋩。
猛气吞赤豹,雄威蹑封狼。
不贪犬与豕,不窥藩与墙。
当途食人肉,所获乃堂堂。
食人既我分,安得为不祥。
麋鹿岂非命,其类宁不伤。
满野设罝网,竞以充圆方。
而欲我无杀,奈何饥馁肠。
全诗分三个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描述和渲染了猛虎出穴的威风;两头八句为第二部分,写猛虎吃人的情况,这只猛虎不在篱边墙下捉犬豕,专在大路上吃人,而且吃得很多;最初八句第三部分,代猛虎设词,为食人事作辩解,从而进一步暴露权奸凶恶的本质。全诗比喻贴切,描写生动,寓意深刻。
《猛虎行》
【宋】徐照
猛虎出林行,咆哮取人食。
居人虑虎至,荆棘挂墙壁。
虎乃爱其身,惊遁不近侧。
人或虎不如,甘心蹈荆棘。
《应教题画虎》
【宋】王安石
壮哉非熊亦非貅,两目夹镜当路隅。
横行妥尾不畏逐,顾盼欲去仍踌躇。
卒然一见心为动,熟视稍稍摩其须。
固知画者巧为此,此物安肯来庭除。
想当般礴欲画时,睥睨众史如庸奴。
神闲意定始一扫,功与造化论锱铢。
悲风飒飒吹黄芦,上有寒雀惊相呼。
槎牙死树鸣老乌,向文俯咬如哺雏。
山墙野壁黄昏后,冯妇遥看亦下车。
《虎》
【元】於汝玉
班寅博得号将军,月黑深山星目分。
长啸一声风括地,雄跳三励兽奔群。
不堪羊质披文炳,无法狐行假焰熏。
螫毒由来人共慑,岂知更有猛于君!
《射虎》
【元】张洪范
黑风万骑卷空山,怒吼岩林出锦斑。
得意将军飞铁镞,忽惊一点草梢殷。
《沁园春·虎》
【元】王玠
生在西山,常居东谷,出没无时。
向枯树岩前,幽泉涧畔,
饥餐渴饮,饱暖随宜。
一任纵横,平生骁勇,走入丛林万木披。
谁知得,但无忧无惧,断绝狐疑。
等闲剔起双眉。有万里风生八面威。
自踏叶巡山,不离元所,
一灵不昧,百兽皈依。
跳下悬崖,咆哮振地,月白山寒水满溪。
收牙爪,且藏身遁迹,独步云归。
《猛虎行》
【明】高启
阴风吹林乌鹊悲,猛虎欲出人先知。
目光炯炯当路坐,将军一见弧矢堕。
几家插棘高作门,未到日没收猪豚。
猛虎虽猛犹可喜,横行只在深山里。
《猛虎行》
【明】徐贲
尔虎从何来,据住三叉口。
昨日啖东家猪,今日噬西家狗。
山中百兽不敢鸣,白杨黄竹阴风生。
邻家少年凭意气,弯弓挂箭巡山行。
夜操日黑候虎出,明朝荒草余白骨?
《应制题虎顾众彪图》
【明】解缙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虎》
【明】商辂
壮哉于菟豪且雄,猛气不与凡兽同。
吞牛食豹爪牙利,空谷一啸来天风。
黑为文兮白为质,光彩斑斑炫晴日。
妥尾横行不畏人,百兽满山皆股栗。
渡河负子一何仁,衔符化石亦以神。
藜藿因之不敢采,固知鸷悍无与伦。
天生英物真奇特,庸史如林貌不得。
此图分明意态新,绝似南山真白额。
心闲气定神扬扬,眼如夹镜双瞳光。
向非笔端巧如此,此物安得来高堂。
卒然一见惊心目,势若负隅谁敢触。
听之不闻声咆哮,但觉端端徒蹦躅。
吁嗟此兽名山君,狐兔屏迹难为群。
五云深处陪苍麟,余威自足清妖氛。
《题画龙虎二首·虎》
【明】刘溥
千山万山日向脯,哑哑老树愁啼乌。
长途迢递人绝迹,奋跃只要黄于菟。
长风飕飗震林木,百兽纷披望风伏。
霜牙凛凛摧万夫,金镜瞳瞳射双目。
饥来择肉惟熊罴,不更小取豺与狸。
田家黄犊要耕种,又肯搏攫夸能为。
如今天关求守备,盖世雄威素称异。
举首为城掉尾旌,愿保皇家千万世。
注:本文内容均来自于网络,诗词均为引用,不代表任何观点,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