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老刘,你的古文为什么写得那么好?
我还是那么回答,我的古文写不好,在当今全国入不了前五百名。
如果再坚持说我写得好,那诀窍是:
被气出来的!
首先,是“文气”。
接着,是“人气”。
所谓文气,是掌握了文章的气脉,怎样掌握古文的气脉?
答曰:刷。
所谓人气,不是说支持度,而是被别人给活活气出来的。
先说文气。
这个已经讲过了,真理不怕反复,不妨再反复反复。
要想言语好,就要刷言语;要想文章好,就要刷文章;要想古文好,就要刷古文。
辜鸿铭学德语,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一本德文著作一头埋进去就看,刷了几部德语大著作,德语阅读也就顺溜了。
这是他说的,不是我说的。
文章也是,肚子里没有几十万字打底子,文笔要好,恐怕难。
现在市面上很多作文写作技巧,我是怀疑其效果的。
古文亦如斯。
刷古文该怎样刷呢?也是刷大部头,最好是刷资治通鉴。
这就跟搞体育一样,无数次的反复构成技能。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章,三百多万字,来
我用十年刷了两遍。
历史大事没记住,言语模式却记住了。
当年要是这个功夫去学外语,估计专业八级都过了。
为什么要读资治通鉴,而不是古文观止呢?
有些朋友问,老刘,我熟读古文观止,为什么古文还是写不好?
首先,我怀疑你是不是熟读过古文观止。
因为熟读古文观止还不写古文的,没这个道理。
其次,要么阁下就是表示本人的谦虚。
然鹅
古文观止确实不能代替资治通鉴。
熟读通鉴的目的,一来是刷文言文,二来使培养历史感。
没有历史感的人,是写不好文章的。
什么是历史感?
言语,那种史诗般的叙事笔调。
你瞧瞧,狄更斯“双城记”的开头: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蹩脚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蠢的念头…………
宏篇叙事,妥妥的历史感啊。
眼光,那种穿透时代能洞悉一切的眼光。
读资治通鉴,往往一个家族,一个人物,一个事件,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看到结局。
然后,又过几十年,来个反转。
一部通鉴读下来,静观了一千多年的历史风云,你晓得要评论一个人物,看待一件事情,要拉长时间去看,放大范围去评。这就是历史眼光。诚然啊老刘我在社会混了快三十年了,发现一些很嚣张的同事,很不合理的事情,怎样就混得那么溜,那么好?然鹅过个三五年,甚至十来二十年,嚣张的同事,没有一个不吃亏的,不合理的事情,还是回到合理的轨道上来了。而资治通鉴就是百来个十多年组成的。每遇到一个社会热点时,虽然马上就得出货,为了阅读量,但是,如果有部资治通鉴在肚子里,你会尽量拉长时间去看待这件事。历史感,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写评论。纯文人写评论,叽叽歪歪,扭扭捏捏的多。有点历史感的文人,写评论,浩荡澎湃,大气凛然。例如“史记 陈忠实传”的评论:“神州录史,晚清而灭,至于今日,民无史官。后之记史,或面目可憎,或忌讳颇盛,或全无实情,书中人物,全无表情,惟多定论,阅之可笑。惟览忠实、平凹、路遥诸公之书,托言小说,实则史录,《人生》之高生,若史记之淮阴侯;《白鹿原》之黑子,若吴越春秋之伍子胥。人皆有面目,事皆有原委,阅之,平时无一事无一人不在其中。”本来讲的是文学史,因为沾点史书气味,登时庙堂气味扑面而来。再如“史记 路遥传”:某夕,路遥着白衣立于道,见者大惊,问:“子着白衣,何为?”路遥曰:“吾丧将军之职,以白衣自吊也。”本来说的是路遥没了职务,穿个白衣服自个嗨,到我笔下却成了“丧将军之职,白衣自吊”,活脱脱一个古典的陌路英雄。文气当中就包括历史气,不然你就格局小了。再说“人气”,其实说得更精确一点是“气人”。不生几回气,写不出好文字。都说读了国学,神定气闲,悠然世外。说这话的,要么就是没读过国学,要么就是读了个假国学。读了国学,读了古文,会有一股子慷慨不平之气,格局大,其实脾气也大。木讷的人,没心没肝的人,写不出气壮山河的文章词赋。从来没有人说过,学富五车就没脾气了。司马迁写史记,怀的是一股子愤愤不平之气。所以,愤愤不平的刺客,项羽,李广,才会那么栩栩如生,激励千年。司马光编资治通鉴,也是被边缘化之后,呆在洛阳,看着那边的王安石,做梦都来气,于是编下洋洋百万言的资治通鉴。老刘写古文,能够出点名,也不知憋了多少气,才能慷慨不平。没有被虐过,就不要跟我谈人生,写文章。这股气,一时发泄不出来,又报答不了,心理上跨不过这道坎,于是发泄为文字。这就是韩愈老师说的“不平则鸣”。像老刘这种没什么大家世的矮矬穷,没读个什么像样的大学,偏偏心比天高,自恃不凡,这样的人最容易产生不平之气。本来就师专毕业的,虽然那时候高考录取率才十一分之一,但师专就是师专。在乡下教书,连个师范毕业的女生都要欺负你,谈一半恋爱不来了,考研的前夕去讨她一个祝福,她说“分手吧”。此仇此恨,终生难忘。好不容易考个研究生,进个全国最大的报业集团。因为师专生的底子,看见谁都战战兢兢,因为同事们都是北大、复旦、中大毕业的,你总觉得抬不起头。于是,我被虐了。
一个湖南同乡的女人,无非是个企业副处级(不晓得是不是),在2005年某个晚上,当着大办公室上百号人骂得我狗血淋头。当时,我父亲正在医院检查,极有可能是恶疾,我心里七上八下。偏偏遇上这么个善良的上司,因为一件小事,被骂了半个小时。当时很想打她,但是想着饭碗,想着房贷,想着家庭。硬生生地忍了。此仇此恨,终生难忘。从此以后,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这事,气的浑身冒汗,捏紧拳头。进入职场二十七年,憋了很多的气。咋办?何以解气,唯有码字!因而,每当我写社会人物的时候,读过的史记和资治通鉴,加上心中的不平之气,一下笔就犹如惊涛拍案,黄沙万里,狂风席卷,一吐为快。例如“科比传”:“凡血气之人,皆有英雄之梦,虽人生苟且,诗与远方无望,然世间尚有科比,科比者,吾辈青春英雄之梦,独鸣于世,不趋不折,酣畅而行,久而不失巍巍,问君天下谁挡。”这岂止是写的科比啊,也是写的我辈啊!写科比,却想起了本人不平的经历,不屈的意志,我有英雄之梦,我不想苟且,可是,我不断没有成为英雄,像科比那样纵横驰骋,我不断还在苟且。结合科比的死,焉得不怒,焉得不悲,甚至想起本人被虐的经历,于是一腔不平之气暴喷而出,涤荡纵横,不可收拾。“问天下谁挡”的时候,想起了乔峰的那句话“我乔峰要走,谁又挡得住”,想起我本人处处被人挡。那股子劲,哪里还挡得住?所谓文人,心志大得很,想着不是帝王,就是将相,其实在现实中很窝囊。水平低一点,就在键盘上喷。水平高一点,就在文章里霍霍生风。我老刘虽然是师专生的底子,可是从来自命不凡,做不了刘邦,至多做刘秀,做不了刘秀,至多做刘备,做不了刘备,至多做刘禹锡。谁都做不了,至多觉得做本人很了不起。竟然被宵小欺负,你说蕴藏的愤怒不够猛烈,不够剧烈吗?化而为文字,就是有疏宕激越之气。再来一句,那种说读了国学就心平气和的,一定是没读过真国学。当然,仇还是要报。
十六年之后,我偶遇那个当年虐我的湖南女副处级干部,我严肃地伺候了她一顿,横眉怒指,痛斥严批,快意恩仇,何等过瘾!没有上下级关系,没有所谓房贷压力,任何体质在老刘面前都是浮云,老子合法固定资产八位数,什么都不用怕你。我要做的是当着你的面,严厉地批评你,不打你,不辱你,不拦你,不追你,我只是狠狠地指出你的错误,也不证明什么,我只是要把十六年前丢过的尊严拿回来。虽然但是不能因而感激你公道,还是要还。血,仍未冷。我答应我以后宽容待人,善遇每一处风景,每一个朋友我答应我以后不计较鸡毛琐碎,不为任何事情愤怒我答应我岁月静好,我满脸堆笑,我人见人爱但是必须是当年遭到的不公正待遇还回去之后老刘的古文,不见得好,但是很真实,很酣畅,没有学究气它是有脾气的古文因而说,写古文,要有两“气”。文气,这靠刷古文,刷史记,刷资治通鉴。人气,这靠阅历,靠经历,靠胸中的不平。
为什么有些人的古文文辞很规范,辞藻也很优美,但阅读量太不理想。缘由就在于:没有慷慨激昂不平之气。有过这些经历之后,在迈过了心中那道坎儿之后,从此,我要走向大气。我深爱这个国度,深爱这个国度的古文,我已经放下私人恩怨,从此千山万水,汉唐宋明,诗骚经史,李杜韩柳…………我要聊发少年狂,分发扁舟,捧起中国古文这个圣器,在苍茫大地上,高歌着走下去。相信我们的古文,我们的民族,从来都是慷慨激昂,意气飞扬一路前进!【推广】本人今年7月将在小鹅通开通线上资治通鉴班,以视频为主,有文字教案,可以回放,将选择资治通鉴当中一百个以上片段进行精细讲解,包括字词,句法,文言文应试阅读技巧,文言文和现代文写作技巧,以及通鉴历史故事,人生哲学。为了照顾高考文言文阅读,我还会从宋史,明史当中抽取一些片段,因为高考的文言文阅读很多考的是二十四史。课程总计四个星期,每星期五天课,每天两堂课,每堂课一个小时,课程可回放。学费不到四位数,不打折。小学五年级以上学生即可参与,如果真心想学的,可加我微信13725205326,非诚勿扰,不想学的暂时可以不用加我。也可以后台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