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诗经·小雅·彤弓》:飞鸟尽,良弓为什么必须藏?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典故:鸟尽弓藏

谈诗前先扯远一点,讲一下良弓“文种”被藏于黄泉的故事。

时间转到公元前473年。

越王勾践历经卧薪尝胆,逆袭吴王夫差,翻身仗打的那叫个漂亮。

此时的吴国已灭,范蠡深知他的利用价值没了,继续待在勾践身边,极易引祸上身,于是萌发退意,决定“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走时,他致信同一根藤上的好兄弟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卒烹。”劝文种急流勇退。

文种收到范蠡书信后也深以为然,但是文种错估了情势,没有拿钱走人,而是继续待在野野之上,称病不朝。这种装病消极怠工的做法给了敌人最好的把柄,有人乘机辟谣文种将要作乱。

这个谣言正合勾践心意。

越王就坡下驴,赐给文种名剑属镂,并说了一通冠冕堂皇却无耻之极的话:“先生襟怀阴谋兵法,顷刻间就捣毁吴国。您献出的九条计策,寡人只用了三条就能打败强吴,还剩下六条没有用啊!不如先生带着剩下的计策到黄泉去给寡人的先人对付吴国的先人吧。”

于是,文种被迫用属镂剑自尽。死后葬在越都西山上,即今天的绍兴城内卧龙山。

说完这个故事,问题就来了,是不是飞鸟尽,良弓必须藏?

答案是:必须。

为什么是这么肯定的一个答案,我们通过看《诗经》来探究一下:

《小雅·彤弓》

彤弓弨(chāo)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kuàng)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我有嘉宾,中心喜之。钟鼓既设,一朝右(you,诱)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gāo)之。我有嘉宾,中心好之。钟鼓既设,一朝酬之。

下面,我分三个层次说一下诗的意义。

01

彤弓弨兮,受言藏(载,櫜)之。

彤弓,是用红色漆成的弓,也叫朱弓。《荀子·大略》里说:“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黑弓,礼也。”

雕弓、彤弓、黑弓,都是礼仪制度的规定,从使用物品的颜色、唱工等方面界定了贵族阶级才能享有的权利。而标题是彤弓,就点名了配角是诸侯。

因而,这是周王赏赐有功诸侯举行宴会时而唱的诗歌。

现代人讲究典礼感,古人更讲究。

周朝贵族的教育体系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礼是划分阶层的外在表现,从一套繁杂的典礼上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

“一看你的头像(朋友圈,背的包包,用的化妆品……),就晓得你没见过世面。”这种用外在表象来界定人层次的言论,就是典型的屈从在礼仪之下对他人攻击的行为。

也不单是国人如此,西方的礼仪也一样。从西餐摆盘,到西服剪裁及出席各种场合的一套程式化典礼,都是划分人等级的标签。

积极的方面是,细致繁复的工序,促成了科技和艺术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这是题外话,不作细究。

弨(chāo):松弛貌,指放松的弓弦。

这个字让我第一联想到的是小提琴。

无效的小提琴保养维护可以延长琴的使用寿命。小提琴是一种较娇贵的乐器,较长时间不使用时,应该把琴弦放松,正是这个字——“弨”。即便是天天使用,时间长了也应该定期把琴弦松一松,使乐器“休息”一下,不能长期绷紧弦,否则琴会“疲劳”,琴声则会变闷,变暗。

受言藏之。受:授予。言:而,语助词,没有实际意义。此句是说颁赐彤弓,令其珍藏。载:珍藏。櫜(gāo):囊,袋,此处用作动词,用櫜把弓装起来的意思。

所以,诗的第一句就是“彤弓弨兮”,放松了弓弦干什么呢?

有些学者说它演变成现代送枪的礼仪,送枪给别人的时候,枪口不能对着接枪的人。

我认为,松了弦,束之高阁。就不是赐给诸侯用的,是赏赐后让你供奉的。它的意义在于“标签”。

是给诸侯身上贴的一个功绩标签。这样的标签,你撕下来用,是在和帝王夺取不对等身份的价值。

02

我有嘉宾,中心贶(喜,好)之。

贶(kuàng):赞誉。一朝:犹言一次、一下子。

我有嘉宾,中心贶之。是周王召集立了功的诸侯,设下款待的宴席,好讲赏赐颁发下去的仪式。

1954年,江苏镇江大港镇烟墩山出土了宜侯夨(cè)簋(guǐ),这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簋上共铭文120余字,记述了周康王册封夨为宜侯,并赏赐宜侯鬯(一种香酒)、瓒(铜器)、弓、箭、土地、庶人等,是研究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重要史料,该簋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宜侯夨簋

而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分封了71国,其中较大的有鲁、齐、燕、晋、卫等。通过分封诸侯,周人不但牢固统治商朝原有地区,而且其势力、影响得以不断扩大,远远超过了商朝。

至此,这才是授予彤弓的核心意义:贴标签赏赐,完成价值交换。

一切的买卖行为都是建立在价值交换之上的。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输入和输出。

开篇的故事中,范蠡及时跑路就是看清了他对勾践已经没有价值输出,再继续买卖下去,站在价值低位的他就要接收高位的勾践对他输出,这就打破了高位者的平衡,他赔上的极可能是性命。而文种却没有这种清醒的认识,价值交换已经完成,却妄图继续接收输入,导致被勾践取走了生命。

文种贡献了9条计策,勾践说只用了3条,还剩下的6条呢?

乍看之下,文种还是有剩余价值可用的,但其实剩下的6条他在最后和勾践买卖时就已经和有用的3条一起贱卖给了越王,还是一次完成了买卖。如果换个方式,他是在勾践需要什么计策时再提供计策,还剩的价值就会逼迫越王二次三次地继续和他买卖,那后续在野野也是继续价值交换,就是让弓保证随时可用的价值,结局就会不同。

03

钟鼓既设,一朝飨(右,酬)之。

右:同诱,劝酒。亦写作“宥”“侑”“友”等,在此以劝酒表示酒食款待之义。

酬:酬劳。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编钟。

编钟,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陈列,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好的乐曲。它衰亡于夏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

设置钟鼓来宴请有功的诸侯,这种排场是天子的排场,也显示了主人由衷真诚赞誉和赏赐为国效力的功臣。

这种赏赐里包含了情感价值、实物价值、荣誉价值等多方面的“酬劳”。

全诗3章18句,每章都用倒叙的方法,先写送彤弓,第二、三句回答把彤弓送给有功的诸侯。最初两句交待送彤弓的场面,举行盛大的宴会,送完就饮酒庆祝。这是一整套良弓藏的典礼

良弓如果不在飞鸟尽后好好珍藏,它的使用寿命很快就会耗尽。因而,良弓藏在这个定义上,就不同于走卒烹的“烹”,而是要去考虑如何“藏”法。良弓的次要使用价值就是射击飞鸟,没了飞鸟后,松弓弦,好好保养,变身成为标签束之高阁,则成为符号价值。

对待符号价值,就和工具的使用价值是不同的用途,不能沿用旧方法使用。

我们读古人诗词的积极意义,在于多方位多角度联想思考,以上是一家之言,愿和大家一起探讨。

公众号:起阅。一起阅读诗词歌赋,经典古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