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考拉,大家如果喜欢中国古诗词或者对各朝代文学大家的趣人趣事感兴味的话,可关注“考拉阅读”订阅号,会定期与大家分享“文脉往事”系列,谢谢大家。深夜十点,伴您阅读,愿书香入您梦乡。
1.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翻译:上帝骄纵又放荡,他是下民的君王。上帝贪婪又暴虐,政令邪僻太反常。上天生养众百姓,政令无信尽撒谎。万事开头讲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场。
赏析:《荡》全诗暗讽周厉王,重心长寓意深刻,有如晨钟暮鼓,可以振聋发聩。只是厉王根本不把这当一回事,或许他也明白这道理,但却绝不会感觉到本人所作所为实与殷纣、夏桀无异。知行背离,这大约也是历史的悲剧不断重演的一个缘由。
2.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诗经·大雅·文王》
翻译:文王神灵升上天,在天上光明显耀。周虽是古老的邦国,承受天命建立新王朝。这周朝光辉荣耀,上帝的意旨完全遵照。文王神灵升降天庭,在上帝身边多么崇高。
赏析:《文王》全诗追述文王之德,明国家所以受命而代殷者,皆由于此,以借成王表达了严重的政治主题,对西周统治阶级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重要政治意义。
3.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诗经·大雅·生民》
翻译:当初先民生下来,是因姜嫄能产子。如何生下先民来?祷告神灵祭天帝,祈求生子免无嗣。踩着上帝拇趾印,神灵佑护总吉利。胎儿时动时静止,一朝生下勤养育,孩子就是周后稷。
赏析:《生民》描述周人叙述其民族始祖后稷事迹以祭祀之的长篇史诗
4.民亦劳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无纵诡随,以谨丑厉。式遏寇虐,无俾正败。戎虽小子,而式弘大。——《诗经·大雅·民劳》
翻译: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歇一歇。爱护京师老百姓,人民忧虑得发泄。诡诈欺骗莫纵任,警惕丑恶防奸邪。掠夺暴行应制止,莫使国政变恶劣。您虽年轻经历浅,作用巨大很特别。
赏析:《民劳》全诗抨击小人蒙蔽君主而作恶,无非是刺国王不明无能的一个障眼法。不便直斥君主,便拿君主四周的小人开刀,自古皆然。确实,有了昏君小人才能作大恶,“极小人之情状”是给周厉王一个镜子让他照照本人。
5.四牡骙骙,旟旐有翩。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具祸以烬。於乎有哀,国步斯频。——《诗经·大雅·桑柔》
翻译:四马驾车好强壮,旌旗顶风乱飘扬。社会动乱不太平,举国不宁人心慌。百姓受难少壮丁,如受火灾尽遭殃。长长声声心悲哀,国运艰难太动荡。
赏析:《桑柔》据史记载这是西周卿士芮良夫(芮伯)谴责周厉王暴虐昏庸,任用非人,终于乱政而作的诗。
6.江汉汤汤,武夫洸洸。运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诗经·大雅·江汉》
翻译:长江汉水浩浩荡荡,出征将士威武雄壮。将士奔波平定四方,战事成功上告我王。四方叛国均已平定,但愿周朝安定盛昌。从此没有纷争战役,我王之心宁静安详。
赏析:《江汉》据史记载周厉王之时因为政治昏乱,东方的淮夷入寇,虢仲征之,未能取胜。宣王之时,首先消除玁狁之患,然后宣王亲征,平定淮夷之乱。宣王驻于江汉之滨,命召伯虎率军征之。召伯虎取胜归来,宣王大加赏赐,召伯虎因而作铜簋以纪其功事,并作此诗。
7.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诗经·周颂·噫嘻》
翻译: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我将率领这众多农夫,去播种那些百谷杂粮。田官们推动你们的耜,在一终三十里田野上。大力配合你们的耕作,万人耦耕结成五千双。
赏析:《噫嘻》全诗叙述了周王祭毕上帝及先公先王后,亲率官、农播种百谷,并通过训示田官来勉励农夫努力耕田,共同劳作的情景。
《诗经·小雅/大雅/周颂》按照郑樵的在《六经奥论》中所描述“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小雅》和《大雅》,正所谓正声雅乐,指的就是《雅》诗中的宫廷宴会乐歌,含有与政治有关的歌功颂德和针砭时弊,也有少数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其中《大雅》的31篇都是西周时期的作品,创作者多为上层贵族,对政局的见解都十分精确且含义深远,所以谓之“大”。而《小雅》中的47篇诗歌有少数篇目出自于东周时期,其作者包含了朝廷中的上层贵族和另外一些地位较为低下的人群,《小雅》中的诗歌除了歌颂朝廷的伟大功绩之外,也含有许多对政治制度的不满与怨愤,所以谓之“小”。
而《周颂》被称为宗庙之音,相对于风和雅来说,颂的曲风较为舒缓,而且都是宗庙祭祀用的音乐,次要用于歌舞文娱和赞扬祖先。其中《周颂》一共31篇,都属于西周初期的作品,其祭祀对象多为祖先、天地和农神。而4篇《鲁颂》则诞生于春秋中叶,全都是赞誉一代明君鲁僖公的诗歌,而鲁僖公正是由于节俭的治国理念和宽厚的德行遭到了人民的尊重与喜爱,与整篇《颂》中的咏叹格调十分相符。而《商颂》则诞生于殷商中后期。整篇《颂》中的诗歌,都像我们呈现出了在当时的年代背景下,宫廷那些繁杂的祭祀典礼和人们对神话的深信不疑和高度赞扬。由于颂需要搭配舞蹈要演奏,所以曲风较为柔和缓慢,也是一种赞誉良好德行的表达方式,将世间万物的生活向神明虔诚地传达,对于调查晚期的宗教历史有着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上一篇:《大雅·生民》读后解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