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唐诗三百首——五言古诗(I)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张九龄(678--740) ,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时期曾任尚书丞相,后罢相,被贬为荆州长史。张九龄是一位真知灼见的政治家,更是一位诗风清雅的文学家。他为官秉公尽职,选贤任能,直言敢谏从不趋炎附势,为“开元之治”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言语简练质朴,寄托远大的人生理想,一扫六朝以来的绮靡之风。

感遇二首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1],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2]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3],闻风坐[4]相悦。

草术有本心,何求美人[5]折。

[正文]

[1]葳蕤:指草木枝繁叶茂的样子。

[2]自尔:自然地。

[3]林栖者:栖居在山林的隐士。

[4]坐:因为

[5]美人: 指理想中的志同道合之人。

[解析]

这首哲理诗是张九龄写于遭谗被贬谪之后。诗人以花木自喻,表达了追求高洁的人生理想。诗一开始,就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逐个春兰与秋桂,之后用“欣欣此生意”一句总结,显示出欣欣向荣的生机。“林栖者”特指与兰桂一样高洁的隐逸之士,他们由于闻到花的芳香而产生喜爱之情。最初诗人点出本诗的宗旨: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和兰桂一样,洁身自好而不谄媚于小人去博得功名,追求富贵。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1]地气暖,自有岁寒[2]心。

可以荐[3]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 释]

[1]岂伊:犹岂,难道。

[2]岁寒:比喻在窘境中坚忍不拔的精神,在乱世中坚贞不屈的节操,

[3]荐:进献。

[解析]

这首诗平淡而浑成,以橘喻己节操。诗的开头两句,托物言志,充满了对橘的称颂之意。三四句说明橘的高贵是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五六句写这样的嘉树佳果,本来应该推荐为嘉宾的,怎奈山水阻隔,无法实现。七八句慨叹桃树和李树深受注重,丹橘却不断受冷遇。然而桃李献媚之时,丹橘一直保持本人的高尚节操,这也正是最难能可贵的。

作者:冷烛无烟

gzh:文学集散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