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余光中先生用一曲《乡愁》,道出了游子的心声。
乡愁是什么?乡愁就是一枚邮票,把游子的思念寄向远方。
而在古诗词中,乡愁也是古代文人墨客笔下永久的主题之一。像李白这么洒脱的人,思念故乡时也感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戍边的范仲淹,在边塞想起故乡,写下: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还有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无不诉说着浓浓的乡愁,但写乡愁接地气的还是贺知章的经典七绝《回乡偶书》:《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一首年年入选小学课本的七绝。这个“儿童”可能不像我们理解的那么简单,也可能指的是贺知章小时候的玩耍的小伙伴,他离家多年后,已经的发小都不认识他了。他们认为,几岁的孩子不认识诗人,只能证明他离家几年而已。但发小都不认识本人了,才能证明他离家太久。用这种理解方式,才更有岁月的沧桑感。《回乡偶书》其实是一组诗,一共有两首,合在一起为全名是《回乡偶书.二首》。当年小学课本只收录了一半,也就是第一首,其实另一半才是精华,因为它真正这与出了贺知章在故乡居住的感受:《回乡偶书二首.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在37岁中进士前就已经离开家乡,这次回乡定居时已年过80岁了。
前一首可以当成是刚进村时的情形,
而这一首诗写的是他进村后,甚至住了一段时间后的感受。
诗中透着一股淡淡的、令人无法的伤感。多年后,李清照曾写过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贺知章此诗虽然没有点出这个“泪”字,但愁意已经藏在了字里行间。原来,回来了也并不一定能找回已经的美好,这是这组《回乡偶书》带给我们的另一个思考。在写完这首诗后没多久,贺知章便病逝了。其实读懂了后一首诗,我们再去读第一首,心中也是感慨万千。参考材料:https://www.toutiao.com/i6839122376970469895/
上一篇:300首关于思乡的古诗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