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词人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指出:“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林逋的《点绛唇》、欧阳修的《少年游》与梅尧臣的《苏幕遮》三首咏草词作,不着一“草”字,却都成为咏春草词中的绝唱。
1.《点绛唇·金谷年年》
【宋】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点绛唇·金谷年年》是北宋词人林逋的作品。词中包含着作者对人世沧桑、繁华富贵如过眼烟云之慨叹。全词以清新空灵的笔触,物中见情,寄寓深意,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整首词熔咏物与抒情于一炉,凄迷优美的物象中寄寓难过伤春之情,渲染出绵绵不尽的离愁。此词是一首咏草的杰作,富有言语美和意境美,为历代读者传诵。
宋·张先:“湖山隐后家空在,烟雨词亡草自青。”(《过和靖隐居》)
2.《苏幕遮·露堤平》
【宋】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苏幕遮·露堤平》是宋代词人梅尧臣的词作。此词上片以绮丽之笔,突出雨后青草之美;下片以凄迷之调,突出青草无情,进入苍凉迷蒙之境。全词通过上下片的对照,抒发了作者的惜草、惜春的情怀,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感。此词抽象鲜明突出,意境深远委婉,耐人寻味。
清·王国维:“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不知先有正中“细雨湿流光”五字,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人间词话》)
3.《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
【宋】欧阳修
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
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咏春草词。此词借咏春草而赋别,抒写离别相思之情。上片写主人公凭栏远眺的感受,引出离别相思之苦;下片用一系列有关春草、离别的典故,使离愁别绪进一步深化。全词以写意为主,全凭涵泳的意境取胜。
清·许昂霄:清劲。(《词综偶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