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旧事记者 沈蒙和 通讯员 戴欣怡
上周六,“升学宝”发布2020浙江少年诗词大会的“英雄帖”,截至目前,已经吸引近2000名诗词少年前来迎战。你家娃要不要来试试?
不测的是,这次活动“炸”出了许多隐藏的诗词小达人。其中包括一个4岁不到的杭州小朋友,今年3月刚开始接触唐诗,8个多月时间,已经能背下270首。
视频中,敲、燕、荒、云……给出一个关键字,这个小朋友就可以秒答含关键字的诗句,几十个回合下来,一点也没磕绊。
他叫殷逸帆,今年4周岁,目前在市府幼儿园(灯芯巷园区)读小班。
殷爸爸经常会在朋友圈分享儿子背诵打卡视频,鹿姐姐翻了下,几乎每天都背一首,从简单常见的五言绝句,慢慢进阶成比较生僻难念的古诗,现在帆帆每天背的唐诗,鹿姐姐听都没听过……
从帆帆两三岁起,爸妈就发现小朋友记性不错,本人背下了《三字经》,没事干还背电视上的各种广告词。
儿子还很喜欢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中嘉宾会以流行歌曲的方式重新演绎经典诗词。帆帆很喜欢听诗词改编的歌曲,吃饭时会让爸妈放给他听,还会跟着一起唱。
“学龄前的孩子精力旺盛,比起背电视广告词,不如让他背点有意思的。当时发现他对古诗词有爱好,就打算让孩子背点唐诗。”殷爸爸说,儿子是在年初开始背唐诗,疫情期间,家里人都有大把时间,就和他一起学。
“最开始是让孩子认字,每天认二三十个字,把1500个汉字学完,他大概有1000多个字熟悉,有一定基础了再去背诗。”殷爸爸说,小孩靠字形图像记忆,所以认字很快,除了能本人读绘本,照着书念唐诗也没有问题。
不过因为古诗词的生僻字较多,部分字的读法也不同,所以一般都由爸妈带读一遍,结合故事讲解,孩子本人再读上两三遍,基本一首诗就能背下来了。如果是工作日爸妈上班,白天就由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来教孩子背诗。
“背一首诗大概十多分钟,每天坚持一首,几个月下来也快把《唐诗三百首》背完了。”殷爸爸每天给孩子拍视频记录,但现在孩子背的诗,有时他还不一定能读下来。
小孩子记东西快,但忘得也很快,如果不定期复习,过段时间孩子就容易忘。因而,爸妈也会和儿子玩各种诗词小游戏。爸妈问出诗词的上一句,由孩子来抢答。
“每个月都会给孩子复习回顾,等到三百首唐诗学完,我们打算先用两三个月再给他巩固下,再去尝试新的内容。”帆帆小朋友背诗很厉害,但毕竟年纪小,对于复杂诗词的含义也是一知半解。爸妈会去网上找相应故事的动画短片,协助孩子理解,因为有故事情节,孩子看得也开心。
“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背古诗次要还是量的积累,深入理解、归类,对他来说还是有难度的。”不过,唐诗的学习已经在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思维与表达——
比如爸爸调查孩子认字,孩子看到“返”字,脱口而出一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去西湖边看到杨柳依依,也能跟爸妈分享《咏柳》的诗句。把学到的古诗词使用于生活中,这让帆帆觉得很有意思。
“孩子学习古诗词,可以发现他的表达能力提升了,说话会有条理,也情愿去看、去学。”殷爸爸认为,三岁多的年纪,孩子自我意识还不强,是培养习惯、灌输教育理念的合适时机,“孩子有大把时间,也情愿恪守规矩,趁这个时候养成每天坚持的习惯,引导他自动学习,对以后成长也会有协助。”
如果你是喜爱传统文学的诗词少年
就快来报名参与吧!
关注“升学宝”微信公众号
点击底部下沉菜单—诗词大会
▼即可进入活动报名▼
快来报名参与吧!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查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上一篇:从古诗词中汲取人生力量11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