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诗经阅读笔记】大雅·荡之什·荡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阅读诗经时发现,大多数译注诗经的书籍,为了追求方式美和音韵美,未对原文进行直译。因而,在阅读诗经时,按本人理解,将直译内容记于此处,以期对诗文有更精确的理解。所谓直译也是尽量的,有些古文很难进行合适地直译。

题解

本文假托周文王谴责商王之无道,实际是周人所作,以暗讽周厉王之乱政。

注译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1) 辟:音bi2,君主。(2) 辟:通僻,邪僻。(3) 烝:音蒸,众。(4) 谌:音chen2,诚。(4) 克:能。

放荡的上帝,(是)下民的君主。暴虐的上帝,他的政令大多邪僻。上天(本应)生养众民,他的命令(却)不诚信。没有(政令)没有开头,(却)很少能有好的终结。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曾是彊御?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天降慆德,女兴是力。

(1) 曾:乃,是:这样。(2) 彊御:彊为强的异体字。凶暴。(3) 掊克:掊音pou2,聚敛。(4) 服:任。(5) 慆:通滔,义同前文“荡荡”。

文王说:咨!你这殷商,怎样这样凶暴?怎样这样聚敛?这么这样统治?怎样这样任职?上天降下放荡的德行,你(却)滋长这股力量。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义类,彊御多怼。流言以对。寇攘式内。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1) 而:通尔。(2) 怼:音dui4,仇恨。(3) 式:于、在。(4) 内:指朝廷内。(5) 侯:有。(6) 作:借为诅。(7) 祝:通咒。(8) 届:尽。(9)究:穷。

文王说:咨!你这殷商。你拥有良善的臣子,(却做)聚敛(的事),(招致了)很多仇恨。(奸臣)散播谣言,在野廷内贼寇窃取(国家的资财)。有(对贤臣的)诅咒,(作恶却)没有穷尽。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1) 炰烋:音pao2 xiao1,同咆哮。(2) 不明:不能明辨善人、恶人。(3) 时:《韩诗》做“以”,所以。(4) 背:背叛。侧:不正派。(4) 陪:辅佐。卿:卿大夫,高级官员。

文王说:咨!你这殷商。你在国内咆哮,聚集可恨的人当做有德之人。你的德行不能明辨善恶,所以不晓得(奸臣)背叛,不晓得(奸臣)不正。你的德行不能明辨善恶,所以没有辅佐(的人),没有(好的)官员。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既愆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1) 从:听从。式:任用。(2) 愆:qian1,过错,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犯错。(3) 式:助词。(4) 俾:把,使。

文王说:咨!你这殷商。上天没有用酒使你沉湎,(也没有让你)听从、任用不义之人。使你的行为犯错,没有白夜没有黑夜(地享乐)。(又)号叫(又)呼喊,把白天当作黑夜。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1) 蜩、螗:都是蝉。(2) 由:随,照着。(3) 奰:音bi4,怒。(5) 覃:tan2,延伸到。(6)鬼方:远方。

文王说:咨!你这殷商。(百姓的苦号)像蝉(鸣叫)一样,(百姓的生活处境)像沸水、像热羹一样。小事、大事(都)近乎失败,你这人(实际指厉王)还照着恶行(做事)。在内在国家中(招致)愤怒,(还)延伸到远方。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1) 不时:不好。(2) 典刑:旧的典章刑罚,旧的制度。(3) 曾:乃,可是。

文王说:咨!你这殷商。不是上帝不好,(而是)殷不用旧制。虽然没有旧臣,还有旧制。可是这样不服从(旧制),国家的命运因而倾颓。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无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1) 颠沛:跌倒。这里指被拔倒的树木。(2) 揭:高举。例如“揭竿而起”。(3) 拨:通败,《列女传》引此诗作“败”。(4) 鉴:镜。

文王说:咨!你这殷商。别人也曾有句话:被拔倒树木根部翘起,枝叶还没有(被)伤害,根(却)先坏。殷的镜鉴并不远,就在夏朝君主(指夏桀)的时代。

衍生典故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殷鉴不远板荡:诗经大雅中有《板》《荡》两篇,都是讽刺时局黑暗的。后用“板荡”表示政局混乱、天下动荡。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王粲》中云:“幽厉昔崩乱,桓灵今板荡”。唐太宗有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参考

程俊英. 诗经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古诗文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