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唐诗三百首》中最美的10首五言绝句,每一首都是一幅画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来源:古典文学与诗词(gdwxysc217)

《唐诗三百首》是家喻户晓的唐诗选本,是由清代学者孙洙编选的。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唐诗三百首》中共收录了29首五言绝句,今天分享其中10首如画一般的五言绝句,清丽绝美,每一首都值得背下来。

《秋夜寄邱员外》唐代: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在深秋的夜晚,我散着步,秋日天气,寒凉起霜。我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睡吧?没有强烈的言语,只要从容淡淡地叙述,在如霜的秋日夜晚,还有友人记挂着你,景美 ,情更悠。《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把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上,日暮时分,新的愁绪又涌上了客子的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那清澈,月亮和人相亲相近。羁旅夜泊,日暮添愁,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这首小诗具有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送灵澈上人》唐代: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苍翠的丛林掩映着竹林寺,远远传来黄昏的钟鸣声。身背着斗笠在夕阳的映照下,正独自沿着青山走向远方。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只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抽象,令人回味不尽。《怨情》唐代: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美人卷起珠帘,坐在深闺中,皱着眉头。只见她脸上泪痕斑斑,不知她心里究竟恨的是谁?这是一幅深闺女子伤怀图,有人评价此诗:有《诗经·国风》的特点。言语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委婉蕴藉,言短意长。《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由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由寒冷的江心垂钓。虚无缥缈,远离尘世的孤清之美。《行宫》唐代: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已经富丽堂皇的古行宫已是一片荒凉冷落,宫中艳丽的花儿在寂寞寥落中开放。幸存的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无事只能谈论着玄宗轶事。这20个字如一幅画,将古旧行宫现状铺陈开来。有人说,此诗虽不如《长恨歌》般的宏篇世制,却字字珠玑,将唐玄宗时代治乱兴衰的历史过程,表现无遗。《春怨》唐代:金昌绪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我敲打树枝赶走了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枝上不停鸣叫。它的叫声会惊破我的好梦,不能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这是一幅生活画面,在春光如此可爱之时,女主人公却懊恼黄莺的啼叫,五言绝句妙在以小见大,语短意长,这首诗正是如此。《鹿柴》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听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这首小诗轻捷洒脱,寥寥数语,就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线条流畅,动态鲜明的舞台人物速写图。《寻隐者不遇》唐代: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迹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抽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

— END —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名篇|学术|独家|思想|读书会

季羡林国学讲堂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季羡林国学讲堂

季羡林读书会QQ群:262398364

投稿邮箱:goodeditor@126.com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