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王秋海 唐诗诵读(三首)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唐诗诵读: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简介:张继,生卒年不详,湖北人。天宝十二年进士,官至租庸使、转运使判官。他的诗词作风格独特,具有很深远的意境。

侯必顺 金石雕刻作品欣赏

诗赏:这是一首表达旅途之思的七绝诗作,是作者夜泊枫桥触景生情而创作的。诗中对四周环境进行了描述,烘托出了作者内心的凄苦之情。该诗以“愁”字统起,前两句意指月亮渐渐落下去了,乌鸦也在一片昏暗中悲伤地哀鸣,天气寒冷逼人,天空与江面相连,江岸上的枫树在黑暗中朦胧可见,江面上渔火点点发光,面对此景,作者难以入眠。落月、乌啼、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形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在这漫漫的寒夜之中,万籁俱寂,忽然听到姑苏城外寒山寺传来模模糊糊的钟声,透过夜幕久久回荡。在这寂静的夜晚,寺院里的钟声震荡作者的心,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旅客静夜卧听钟声,所有景物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共同构成了这首诗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可谓千古名篇。

侯必顺 金石雕刻作品欣赏

唐诗诵读:

山房春事

岑 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作者简介:岑参(714—770年)湖北人。进士出身,生于官僚家庭,官至嘉州(四川乐山市)刺史。他的诗长于描绘塞上风光,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侯必顺 金石雕刻作品欣赏

诗赏:这首诗是两首组诗之一。“梁园”俗名竹园,在河南商丘东,方圆有三百多里,是西汉梁孝王刘武建造的。园中宫殿连绵,奇树异草错杂,珍禽异兽出没。 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款待司马相如等一代才人。春天时,仕女云集的场景更是热闹非凡。但可惜的是,梁园的房屋在安史之乱中被毁,如今一片萧条。古人说的:梁园虽好,却非久留之地,应该是此“梁园”。本诗前两句写从远处遙望梁园:夕阳晚照中,乱鸦纷飞,萧瑟滿眼,只看到两三处人家。往昔的景色不见了,亭台楼阁更是荡然无存,给人一种兴衰无常的古今感觉。后两句写从近处观看庭院:庭中繁 花滿枝,春色不亚于当年。而这美丽诱人的春光,反衬了梁园的滿目萧条。梁园已没有了昔日的风采,但春 花却如往日一样怒放。这里表面上写树木无情,实际上写出了人的感慨。

侯必顺 金石雕刻作品欣赏

唐诗诵读: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下,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作者简介:王湾,生卒年不详,河南人,唐代诗人。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官至洛阳尉。他多往来于吴楚之间,诗歌词赋多是歌咏江南山水的,对唐诗发展贡献颇大。

侯必顺 金石雕刻作品欣赏

诗赏: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诗作。作者游吴中地区时,路过北固山,看到如画的江南美景,听到鸿雁的鸣叫声,不由引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两句意指作者客游在外,乘坐一叶扁舟路过青青的北固山下,在碧波中航行,这勾勒出一副青山绿水极为诱人的江南景色。次两句写了傍晚江水退潮,水面与两岸齐平,远远望去,苍茫一片,更显得江面上广阔无垠,江面上吹来的顺风,将小船儿的风帆高高悬起,行进的速度急速而平稳,这使船客感遭到夜晚行舟的闲适与惬意。五、六句又说了夜色还没有完全褪尽,天刚微亮,太阳已经从遙远的海面上慢慢升起,江南的早春已经在山水间显显露来。特别是末两句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写好的家书该从何处去送达,但愿这北归的鸿雁能够将我的书信传达到亲人身边吧。这一鸿雁传书的说法,表达了一个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本诗中,作者以精确精练的字词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他在北固山下远眺所见到的绚丽之景,抒发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注: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江,地势险固。

侯必顺 金石雕刻作品欣赏

侯必顺 金石雕刻作品欣赏

诵读作者 王秋海

金石作者 侯必顺

整理作者 常小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